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長平觀察:北大校長替習大大背黑鍋

長平
2018年5月7日

北大校長在該校120周年校慶演講中讀錯字,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時評人長平認為,林建華校長不僅替習近平背黑鍋,而且發言和道歉中充滿了政治洗腦話語。

https://p.dw.com/p/2xJ5n
China Peking Universität
北京大學迎來120周年校慶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G. Hui/Imaginechina

(德國之聲中文網)小皇帝不好好讀書,老師怎麼辦呢?找一個伴讀來代他受責。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他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描述過這一宮廷古制。"記得有一次我蹦蹦跳跳地走進書房,就聽見陳老師對坐得好好的毓崇說:'看你何其輕佻!'"我猜想,假如伴讀的孩子剛好也調皮起來,一定正中老師下懷,懲罰起來也就得心應手,變本加厲了。

溥儀被稱為中國末代皇帝。看來事實並非如此,至少伴讀代皇帝受過這一類古制保留下來了。

5月4日,北大校長林建華在該校濃墨重彩的120周年校慶演講中,將"立鴻鵠志"的"鵠"讀成了"浩"音,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林校長發表道歉信,卻又因在信中強調"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引發更大爭議。

"鴻鵠"這類容易讀錯的字音練習,是中國初中語文的重點之一,因此也成為常識。儘管如此,犯下初生中常識錯誤,也並非十惡不赦,為什麼網民不依不饒呢?

比讀錯字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作為一位知名大學校長、擁有各種頭銜的科學家,竟然對人類進步的基本驅動力"焦慮與質疑"如此無知。這方面的討論,網路上已經出現不少好文章。我在這裡想要補充中國大陸網路無法討論的一個方面:儘管林校長該受責罵,但是實質上他是代皇帝受過。

"成王有過,則撻伯禽"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本文作者 圖片來源: imago/epd

林校長的道歉信中,把自己文字功底差的原因歸咎於"文革"。很多網民不買賬,但可能這是信中唯一值得肯定的地方:為了求得體諒,他無法對"文革"文過飾非。很有可能,他會為這一"錯誤"向組織檢討。他生命的黃金年華在鄧小平時代度過。通過宮廷政變上台的鄧小平團隊,必須要否定"文革"來證明自己篡黨奪權的合法性。我上小學調皮搗蛋給老師寫檢討書,必定要寫的一句話是"'四人幫'的流毒還沒有肅清"。林建華這一代知識分子,也深陷於這種調性。

習近平讓這代人最不能適應的地方,就是強調"前後三十年"的一致性,不能用後者否定前者。習近平本人多次回憶"文革",他基本上沒有抱怨"鬧革命"、"上山下鄉"耽誤了自己讀書。恰恰相反,"文革"經歷不僅讓他有機會和貧下中農"打成一片",練就了"扛200斤麥子,走十裡山路不換肩"的體魄,還讓他在那個黃土高原的山溝裡飽讀世界名著,成了"背書單之王"。

偉人也要犯錯誤,而且要反復犯初中生的錯誤。習近平一邊報著書單,一邊留下"通商寬衣"、"巋然不動"、"薩格爾王"、"順差逆差"等笑料。他的每一個笑話,都比林校長的"鴻鵠志"更好玩。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的好友李銳,前不久在重病中接受了採訪,也許是他今生最後一次公開談話,反復感慨"我沒想到他(習近平)這麼沒文化"。

但是,敢於公開嘲笑皇上的人不多。憋著笑勁兒的人們,整天扛著個鐵鍬到處找坑,都想偷偷挖個大坑猛笑一陣填上。沒想到,好心的林校長主動給全國人民挖了這麼一個大坑,大家為什麼不盡情享受呢?

政治洗腦話語

有人不屑地說,這只是一種情緒發洩,嘲笑錯別字適可而止,緊緊揪住不放有什麼意義呢?在言論自由的社會,人們會利用自由去討論更有價值的話題。這就好比對關在黑屋子的人們說,你們哼哼唧唧、吵吵鬧鬧、拚命地想在牆上鑽一個小洞有什麼意義呢?你們難道不知道,我們在牆外的人最喜歡安靜、優雅的生活,我們更在乎廣闊的藍天,對你們斤斤計較的那一絲縫隙裡透進的光線不屑一顧好嗎?

更重要的是,人們嘲笑的不僅僅是幾個錯別字,也不僅僅是對"焦慮與質疑"的無知。林建華校長真的不理解"焦慮",在化學科研中真的跟研究習近平思想一樣不用"質疑"嗎?"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實際上是維穩話語,它跟於丹說霧霾來了用心靈淨化的維穩雞湯一樣,是政治洗腦術。

林校長的發言和道歉信,是整體思想鉗制一部分,充斥在各種細節裡。"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點和不足,也會犯錯誤",誰要求他完美了?同樣的邏輯,人們要求一點基本的人權和自由,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

溥儀在回憶錄中說,伴讀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並非人人可為,但也並非人人樂意。"實際上,皇弟溥傑是受不到這個的,倒楣的是毓崇"。有意思的是,"毓崇的成績最壞","他的低劣成績,可以說是職業原因造成的"。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