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軍備競賽的邏輯

文山
2018年10月22日

川普表示要退出美俄《中程導彈條約》,外界分析人士都指出,這一舉動包含了針對中國的考量。中國官方媒體、學者現在也紛紛作出了回應。

https://p.dw.com/p/36wrs
China Kurzstreckenrakete DF-16
近年入役的東風16系列,是一款機動發射的中程導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G. Jinfh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紐約時報》上周日(10月21日)就在報導中指出,華盛頓有意退出《中導條約》,除了針對俄國,其另一大目標就是中國。文章引述一美國官員說,條約限制了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部署中程導彈,這導致了中國軍隊在該領域的打擊優勢。英國《衛報》今年3月也引述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時任司令哈里斯(Harry Binkley Harris, Jr)在國會參議院的發言指出,因為《中導條約》的限制,美國缺乏威脅中國的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的中美關係專家時殷弘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則借用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院東亞不擴散項目主任劉易斯(Jeffrey Lewis)的觀點強調,這條理由並不成立,日本等美國盟友,完全可以用海基、空基導彈來對付中國據說在大力發展的中程導彈。

Sowjetunion 1988 US-Präsident Ronald Reagan & Präsident Michail Gorbatschow
1988年6月,戈爾巴喬夫與雷根舉行會晤,正式宣佈條約生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FP

條約之外 遍地開花

《中導條約》由美國與蘇聯在1987年正式簽署,規定雙方全部銷毀、並不得生產或試驗新的射程介於500-5500公里之間的導彈。這是冷戰後期美蘇雙方的一項重要妥協。該條約僅僅約束美俄兩國,間接使得中國成了冷戰末期全球唯一能出口相關類型導彈的國家。迄今唯一一筆中程導彈跨國軍售交易,就是由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在1988年达成的。

該條約主要針對的是美俄兩國的陸基中程導彈,空基、海基導彈並沒有受到禁止。一份九十年代簽署的補充協議也只是規定美軍艦艇上的戰術核武器(載有核彈頭的巡航導彈)應當撤除。

早在60年代後期,中國就成為了美蘇之外首個部署中程導彈(東風2系列)的國家。而在美蘇簽署《中導條約》之後,中國又陸續研發、部署了多種中程導彈,其中大部分都能夠使用發射車機動發射。

除了美、俄、中,近年來,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伊朗、北韓等國也紛紛研發了自己的中程導彈。

中國或加強核威懾能力

中國導彈技術專家楊承軍日前在接受中國官方背景的《環球時報》採訪時強調,中國在周邊地區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威脅,"我們必須根據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適度發展中程和中近程導彈,這是維護中國國家核心利益的需要。"他認為,《中導條約》一旦被廢除,將對中國的國家安全帶來負面影響。

人民大學的政治學者時殷弘則對德國之聲說:"中國當然會進一步加強中程導彈建設來進行回應。這就是軍備競賽的邏輯。"他指出,如果美國在關島或其他太平洋島嶼構築針對中國的中程導彈,中國就會把針對這些美國導彈的威懾和必要的第二次打擊能力放在一個更重要的地位,"也會讓中國這些年疾速發展的中程導彈建設進一步大大加強。"

時殷弘認為,條約一旦被取消,將會大大加劇美國與中俄之間的軍備競賽。"總體而言,這會加劇中美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對峙。"

《環球時報》的社論則強調,儘管沒有條約約束,但是中國在發展導彈、核彈等戰略武器時"一直很克制",但是"美國充滿疑慮的眼睛仍始終盯著中國"。文章認為,"隨著美國對中國崛起越來越猜疑,中國的戰略風險不斷上升,成為了美國霸權主義最主要的承受者和美國極限施壓思維的主要衝擊方向。"社論呼籲,由於"中國核力量的增加速度顯然慢於我國戰略風險的升高速度,中國需加強防範這一風險的能力","應針對自己國家安全面臨的風險相應提高自己的核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