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谷開來1 法治0」

2012年8月21日

谷開來案件判決之後,西方的中國問題觀察家和記者撰寫評論,在分析本案的同時,很多人也把目光轉向了其丈夫薄熙來的身上。

https://p.dw.com/p/15tfz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作家馬丁‧雅克斯(Martin Jacques)與大部分西方媒體評論者意見不同,他認為谷開來案件標誌著中共在出現"地方性問題"之後重新控制了局勢。曾經出版了《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的雅克斯在英國《衛報》發表評論稱,儘管人們對谷開來案件諸多質疑,本案審理過程也確實比較保密,而且顯然受到高層操縱,但是"對於所發生事件的解釋、罪行認定以及現在的判刑都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可信性。雖然相關解釋還遠不夠詳盡,但或多或少還是可信的:比如谷開來與海伍德之間的衝突,對谷開來兒子的威脅,他們之間財務交易的本質以及由此而發生的謀殺。"

雅克斯認為,近幾個月來"薄谷醜聞"似乎讓中共領導層"脫軌",但現在似乎他們再一次掌控了局勢。

"曾有人說,薄熙來案件是文化大革命後動搖北京政權的最嚴重的政治衝突。這種說法總會被證明是言過其實的。只要想想毛澤東欽定接班人華國鋒和鄧小平在毛澤東死後的長期鬥爭就可以明白,這種說法是誇大其詞。就現在我們已知的雙方爭論內容而言,不管目前(雙方)意見差異有多大,當年華國鋒和鄧小平之間的差異都比現在的更為根本和影響深遠。畢竟,鄧小平是要將中國引入一個全新的方向,並徹底改變國家進程。"

"谷開來服刑期可能短於劉曉波"

美國雜誌《紐約客》駐華記者奧斯諾斯(Evan Osnos)顯然不能認同雅克斯的觀點,他在其部落格中發表了有關谷開來一案的評論,題目為"谷開來1 法治0",意為谷開來1:0戰勝法治。

奧斯諾斯認為,中共官方給谷開來的定罪疑點重重,不能讓人信服。他舉例稱,谷開來之子薄瓜瓜曾在《華盛頓郵報 》發表聲明稱近年來從未會見海伍德也並未牽涉任何與其有關的事務,而這與法庭所稱"海伍德因為生意糾紛而在電子郵件中威脅傷害薄瓜瓜,谷開來於是殺死海伍德"的說法顯然存在矛盾。

在對中國相關法律規定和實際操作進行一番解讀之後,奧斯諾斯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的谷開來很可能在服刑幾年之後便可以"保外就醫"或者"因為表現良好"而被減刑,從而結束牢獄生活。因此在宣判之後,谷開來稱讚判決公正也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China Mordprozess Politiker Bo Xilai Gu Kailai Kombo
圖片來源: Reuters

"不幸的是,這一判決對中國追求司法信用的強烈願望卻是一種傷害。要說明白的是:沒有人希望中國再出現一例死刑判決。但是本案對於(中國的)法治卻是一個倒退,它顯示出在涉及到政治時(這起事關中國最有權勢家庭之一的案件顯然涉及政治),法律可以靠邊站。人們不會不注意到,當中國每年執行的死刑數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時(最新數字是大約4000人),本案中關係很硬的謀殺犯得到輕判。"

奧斯諾斯在文末寫道,現在谷開來一案已經成為歷史。谷開來將開始服刑,而其刑期可能會短於劉曉波,"這位作家及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因'顛覆國家政權'而入獄。他的刑期是11年,而且他因為'表現良好'而獲得減刑的機會看上去並不大。"

薄熙來前景如何?

路透社評論部作者約翰‧弗萊(John Foley)也認為,谷開來案件的審判過程並不透明,同時被廣泛視為帶有政治色彩。弗萊認為,在整起事件中,谷開來是否真的謀殺了海伍德,似乎已經無關緊要,更為重要的是其丈夫薄熙來的前景如何。

"薄熙來的敵人也許利用了這起謀殺案作為打擊他的一個良好的藉口。如果確實如此的話,那麼谷開來的認罪看上去就像是維護中共領導層穩定的一大勝利,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對谷開來的重判從很大程度上扼殺了薄熙來的政治雄心,即便這位前重慶領導人除了丟掉黨內職務之外不再受到其他處罰。下一代領導人平穩的權力交接看上去更為可能,而投資者們也感到輕鬆,因為相比於維護牢靠的法治而言,他們對中國保持政治穩定更為關心。"

綜合報導:石濤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