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被指助長緬甸暴力 臉書承認不足

Phoebe Kong
2018年11月7日

緬甸羅興亞人危機因種族和宗教仇恨而起,臉書被指是幫兇之一,如今終於承認不足。在捍衛自由和防範暴力之間,似乎還要一段日子才能找到兩全其美的解方。

https://p.dw.com/p/37mg2
Myanmar Facebook
臉書在緬甸在復蓋率很高,對輿論的影響力頗大。圖為緬甸首都仰光街頭一則臉書廣告。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Y. A. Thu

(德國之聲中文網) 臉書委託非政府組織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研究其在緬甸的工作和影響,本週發表62頁長的報告。

研究報告認同,臉書確實在緬甸被用來煽動種族和挑起宗教衝突,提醒公司要準備應對該國2020年國會選舉的「大規模溷亂和操控」。報告指﹕「臉書成為那些散播仇恨和製造傷害的人的工具。另有一小群用戶利用這個平台,削弱民主和煽動線下暴力,包括國際法下的嚴重罪行。」

今年8月,聯合國調查指緬甸軍兵大規模殺戮羅興亞穆斯林,直指臉書成為助長暴力的工具。在同一個月,臉書封鎖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蘭等20個組織及個人帳戶,包括緬甸軍事電視台Myawady,那是臉書第一次禁止國家軍事或政治領袖使用其服務。

報告發表後,臉書承認沒有採取足夠措施,防止其在緬甸被用作煽動暴力和散播仇恨。產品政策經理Alex Warofka表示,在保障人權和防止激化對立方面,臉書「可以而且應該做更多工作」。

Bangladesch Myanmar - Grenzgebiet Rohingya - Flüchtlinge
聯合國指緬甸軍方指使殺害羅興亞人,造成人道危機。圖為羅興亞難民逃到鄰國孟加拉,義工向他們發放糧食。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T. Mustafa

寒蟬效應

臉書和智慧型手機在緬甸十分流行,對當地許多人來說,報告形容臉書就等於網路。在捍衛言論自由和策劃社會運動方面,它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報告也指出,因著仇恨和各種騷擾出現,政治運動者、人權捍衛者、婦女和少數族群等較弱勢的團體,也開始出現自我審查的情況。

臉書目前在緬甸沒有長駐員工,只是定期派遣職員到當地處理公務。他們解釋,是為了避免緬甸政府以此威脅索取用戶數據。

臉書近年多次被批評被利用作不當用途,在大本營美國,公司正集中精力消除不實資訊。同一時間,在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多個地區,它也忙於解決煽動暴力的問題。就在本週一 (11月5日),公司宣佈關閉30個臉書帳戶和85個Instagram帳戶,指它們涉嫌連結外國組織干預美國中期選舉。

研究報告發表的時候正值美國期中選舉,有意見批評臉書挑選這個時機是為了避開公眾注目。對此,臉書回應說這份報告聚焦於「緬甸持份者」,承諾會進一步公開相關評估結果。

李芊/楊威廉 (美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