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自拍- 自卑、自信、自戀?

謝菲2015年10月12日

8000多萬人口的德國有2500萬人喜歡自拍,而最愛自拍的德國城市正在舉辦「自拍」展覽。

https://p.dw.com/p/1Gmn7
Fußball WM 2014 Finale Argentinien Deutschland
2014年德國捧世界盃後波多爾斯基和「小豬」的自拍合影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3年,"自拍"(Selfie)被選為英國"年度之詞"。根據美國《時代周刊》2014年發布的全球統計(時代周刊調查),德國範圍內自拍量最大的城市是北威州的首府杜塞道夫,排在全球第136位,遠遠排在柏林、漢堡等德國其他大城市之前。也難怪杜塞道夫作為德國的"自拍之都"在2015年秋季拉開了一自拍為主題的展覽"Ego Update"(自我更新)的序幕。其中"更新"當然指的是社群網站用語,俗稱"刷屏"。

Ausstellung "Ego Update"
Ego Update展品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M. Hitij

這一展覽除了展出各種各樣的"自拍控"之外,也提出一個供觀眾思索和探究的問題:數位時代的通訊方式,究竟對我們的個性產生怎樣的影響?具體說到自拍,這是遮掩自卑的表現,還是增強自信的輔助,甚至是間接助長自戀?

在展廳入口,擺列了大大小小多面鏡子,展覽觀眾在繼續走進展廳時會看到一個觸摸式顯示屏,上面寫道:根據攝影拍攝記錄(記錄會自動刪除),目前還沒有任何一位觀眾在走進展廳前沒有在鏡子前短暫停留,打量自己的髮型、裝束,甚至直接對著鏡子來張自拍!

Ausstellung "Ego Update"
Ego Update展品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M. Hitij

一般說來,人都看自己比較順眼,這是正常的、健康的自我欣賞。智慧型電子產品和社群網站的時代,也給自拍和分享提供了無數機會。杜塞道夫的"自我更新"自拍主題展也展出了各式自拍類型。

Ausstellung "Ego Update"
Ego Update展品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M. Hitij

伸手斜上45度角型。無論是自己舉拍,還是和朋友來張群體自拍,這類照片恐怕是社群網站朋友圈上最常見的。自拍也方便了拍照留念,所謂"自己動手不求人"。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年4月的一篇文章說,OnePoll調查機構通過對2000名女性、2000名男性和1000名17歲以下的青少年的調查得知,女性平均要拍6張自拍照,對前5張都不滿意隨即刪掉,第6張保留或曬到網上。在此也要注意,自拍過多也會成癮。英國一個青年Danny Bowman就因為每天在社群網站上曬200張自拍照而成為自拍癮患者。倫敦心理醫生大衛‧菲爾(David Veal)也是比較早的把"自拍癮"定義為要嚴肅對待的心理疾患的醫生之一。他認為,過度對自拍著迷,是對某人性格中存在的自卑、強迫症等的體現。

不露臉型。也有不少人雖然自拍,但不露臉,而是坐拍眼前的風景,照片上只出現兩條大腿或是雙腳,順便在打开智慧型手機的自動定位功能,圖下顯示著正在xxx地,好讓別人知道自己正在周游世界。

Urlaubsfotos Selfies EINSCHRÄNKUNG
圖片來源: DW/X. Fischer

露腹肌型。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撩開上衣露出完美的幾塊肌的照片也充斥在社群網站。有的人是自豪地展示自己健身、減肥的成果。也有人抱怨自己身材還不夠完美。不過此類照片得到的反饋也可能相當無情,褒貶不一。有信心露出腹肌的人也要有勇氣閱讀完最後一條評論。《每日電訊報》的自拍話題調查也顯示,61%的接受調查女性承認,在臉書、推特、Instagram上發表自拍照後得到的反饋讓她們感到不悅。

Urlaubsfotos Selfies EINSCHRÄNKUNG
圖片來源: DW/X. Fischer

唯我膽大型。在"自拍控"當中,也有人專門在冒險自拍中尋求自我肯定和刺激。比如有人專門在高空自拍,摩天大廈頂尖,險峰山頂上,單手掛在直升機上等,而且保護措施越少,越能體現出膽量之大,照片的獨家珍貴程度。近期來還有一陣冒險自拍"歪風"掀起,自拍者專門選擇在鐵軌上拍照。德國慕尼黑大學的Martin Voigt專門在博士論文中就德國12歲到16歲少年"鐵軌自拍"現象最了研究,指出這種對人對己的不負責行為尤其在這個年齡段的德國少年中受歡迎,他們往往喜歡和朋友一起在鐵軌上拍照,好似一種"桃園結義"參拜儀式。在拍攝震撼型自拍照的過程中尋求刺激也會有嚴重的後果,目前得知的全球已有12人在冒險自拍中身亡,讓自拍最終成了自殺悲劇。

Gefährliches Selfie (Symbolbild)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U. Ifansasti

自拍究竟是掩飾自卑還是表達自信?只是數位時代通訊的一時產物,還是會永久性地對我們的性格和行為產生影響?這也是杜塞道夫"自我更新"(Ego Update)展覽想留給觀眾思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