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臉書總裁: 加強防護,配合調查

2018年3月22日

劍橋數據竊取個資引發軒然大波,臉書股價三天內蒸發450億美金。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终于不再隱身,親自發文解釋、出面接受電視採訪。

https://p.dw.com/p/2ukAm
Mark Zuckerberg Facebook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去年以校友身份,擔任哈佛366屆畢業講者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P. Marotta

(德國之聲中文網)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於21日晚間,在個人賬戶發表道歉聲明,並說明臉書即將採取的防護措施。至於俄羅斯是否透過臉書資料干預選戰,祖克柏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 "一定有人在試,但是我們不能百分百肯定",他也否認劍橋數據背後有俄羅斯網路机構介入。

"我們有責任保護你們的訊息數據,如果我們做不到,我們就不配為你們服務。" 在臉書貼文上,祖克柏提供了完整的時間表,說明事件的來龍去脈。他強調,臉書早在2014年就已經做出保護個資的關鍵措施,但他們仍然還有改進空間。

他也概述諸多保護用戶資訊的新措施。首先,臉書將會調查所有在2014政策收緊前大量取用用戶資料的應用程式。第二,減少應用程式能够取得的資料。連動臉書帳號登入時,只允許取用姓名、頭像、電子信箱。而當用戶下載了軟體卻超過三個月沒有登入,臉書也會移除該軟體的資料取用權。第三,臉書將新增功能,讓用戶能更方便檢視哪些應用程式具有资料取用權,也可以簡單的取消授權。

然而,批評者指出,祖克柏的提案并沒有提到廣告商取用個人資料的權限。廣告商一向是臉書的金流命脈。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祖克柏说脸书需要保持"低價或免費";"我不認為這個(仰賴廣告的)商業模式會消失。"

Facebook Event
Facebook(臉書)是全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平台,有活躍用戶21億。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 Berger

祖克柏: 有人分化族群

祖克柏一改以往拒絕受訪的態度,在21號晚間接受CNN採訪。被記者Laurie Segall問及俄羅斯組織是否透過臉書介入美國2016大選,他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過去有人試圖這麼做,現在也一定有新手法。"

而當主持人進一步問他是否觀察到有人"正在"干預美國選舉,他解釋: "通常他們不是'直接'干預選舉,而是'分化'。"他說,"有策略的人士會同時運作正反意見的團體,蓄意加強兩者之間的衝突。" 而臉書可以做的就只是利用人工智慧或是運算工具觀察有無異狀。"在眾多勢力之中,我們很難正確的評估出一個結論。"

祖克柏也表示,若需他前往國會作證會對案件發展有幫助,他很樂意這麼做。

目前,數名臉書代表包括負責隱私保護的副總雪曼(Rob Sherman)預計將在周四與美國國會見面。然而根據兩位國會內部安排相關事宜的人表示,臉書在很多問題上都沒有辦法給出答覆。

克里斯多夫‧懷利(Christopher Wylie),這整起事件的揭發者,在推特上面表示他已經答應前往美國與英國作證。

 

來龍去脈

祖克柏在脸书贴文中詳細寫出了臉書視角的來龍去脈,以下為原文摘要。

在2007年臉書創辦之初,為了要提高社交用途,例如建立有照片的通訊錄、或是在日歷上標注朋友生日,臉書開放應用程式取用用戶朋友圈個人資訊。然而到了2014年,這項政策開始收緊。除非朋友本人同意,否則應用程式不再能夠間接取用他們的資料。從此,開發者若要取得用戶敏感資訊,也需要獲得臉書授權。

然而,此次風波的罪魁禍首,乃是起於在政策收緊之前的2013年,劍橋的一名心理學學者阿拉克桑德‧科根(Alexsanfr Kogan)開發的心理測驗程序。該程序被超過30萬名用戶下載,也透過朋友圈取用了更多人的資訊。雖然臉書在2014收緊政策,但是到了2015年,臉書透過英國《衛報》得知科根把該程序取得的資料分享給劍橋數據。臉書立即要求科根和劍橋數據刪除非法取得的數據,並且獲得確認。然而,近日臉書透過衛報、紐約時報、第四台得知當時的保證可能並非屬實,儘管劍橋數據聲稱他們早已刪除。

羅法綜合報導(路透社、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