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聯邦外貿聯合會拒絕對中國實行保護主義

Peter Hille2007年9月12日

德國和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受到了嚴重影響。德國消費者被有害健康的中國產品嚇破了膽子,自從含鉛玩具事件發生後,有些人甚至呼籲停止進口中國產品。德國政府宣佈將對中國產品進行更加嚴格的品質監督檢查。此外,類似進口限制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也正在醞釀之中。德國的出口產業卻對此表示反對。德國的出口剛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中國正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德國之聲記者從柏林發來如下報導:

https://p.dw.com/p/Bf8H
因為芭比闖了禍,就要抵制中國貨?圖片來源: AP

德國的出口總額今年再度創下歷史紀錄。德國聯邦批發和對外貿易聯合會預測其增長率將會達到10%。明年出口總額甚至有希望突破一兆欧元大關。儘管如此,德國也不能再以世界出口冠軍自居了,因為中國即將成為新晉冠軍。

德國外貿聯合會主席安東‧伯爾訥認為,失去這個榮耀的頭銜固然可惜,但是這並不構成問題。他說:「如果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出口冠軍,對我們來說甚至是件好事。因為我們的原則就是:顧客越富有,生意越好做。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成為出口冠軍,我們作為亞軍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業績。我對此毫無異議,我只能說:如果中國晉級世界出口冠軍,會比我們德國永遠佔據這個位置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伯爾訥認為,許多德國人對中國經濟崛起的恐懼心理是毫無道理的。中國劣質產品對健康的危害常常被過分誇大,其實只有一小部分中國產品不符合德國的品質標準。他說:「在外貿交易商品數額如此巨大的情況下,你是不能保證完全沒有害群之馬的。」

這些害群之馬必須要整治,但是正確的渠道是通過嚴格的品質監督機制。伯爾訥說:「如果就是因為出現了這種令人遺憾的事件,就不由分說地採取保護主義措施,這是毫無建設意義的,並且從長遠來看,也會危害到我們自己國家的福祉。」

Symbolbbild Konjunktur Außenhandel Container Hafen Hamburg
中國可是德國的重要貿易夥伴圖片來源: AP

除此之外,德國政府也在考慮是否要保護德國企業不受外國國債的收購——比如俄羅斯和中國。政府擔心,這樣的投資收購行為不單出於經濟考慮,背後還有政治動機的驅使。不過這些計劃也遭到了德國出口產業的反對。

伯爾訥說:「這種政策會造成嚴重影響,因為我們就是通過開放市場獲利的。如果惹怒了這些投資商,他們會用相應的措施回應,反過來遭受損失的還是我們。所以我必須說明一點:我無法理解這種想法,我覺得這是荒唐的。」

伯爾訥認為,德國市場應該對來自中國以及全世界的產品和投資保持開放。如果德國要告別自由的世界市場,限制進口的話,那麼受損失的只有德國自己而已。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