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來自中國的生態農產品是否安全?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7年9月4日

生態食品在德國和西方越來越吃香了。不僅那些傳統的生態食品商店生意日盛,廉價連鎖商場如利德、阿爾迪、普魯斯等也在不斷擴大他們的生態食品供應。但生態食品同時越來越多地來自外國,比如中國的生態水果,俄羅斯的葵花子。專家們對德新社記者說,這些東西是有區別的。

https://p.dw.com/p/BbKI
生態農產品圖片來源: AP

德國市場上的生態食品需求量急劇膨脹,早已不是德國生產者所能夠滿足的了。於是,葵花子來自俄羅斯,蘋果來自中國。廉價商場越來越多地提供生態食品,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出疑問,寫著是生態食品的,究竟是不是生態的呢?

德國最大的連鎖廉價商場利德(Lidl)參股於生態連鎖超市Basic更使消費者們不安了。座落在巴德杜克海姆的生態與種植基金會幹事長烏裡.柴爾格說:「這裡出現了一個根本性的轉折。當然了,廉價商場提供的生態食品絕不能說就比生態食品小商店提供的差,但一個問題已經提出了,隨著需求的增長,這些巨大數量的產品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柴爾格指出,德國對生態產品有非常嚴格的國家檢查制度,保證這些商品的高品質,「但軟門是國際產品。隨著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遙遠,風險也越來越大。對西西裡的檸檬種植農,生態種植協會還能加以監控。但對來自中國或者俄羅斯的商品,就必須把信任建築在那裡開出的檢驗單是正確的這一點上。」他認為,由於中國環境污染嚴重,那裡來的生態產品就不得不打上大大的問號。

屬於滕格爾曼集團的普魯斯(PLUS)連鎖超市擁有自己的生態食品品牌已經有了5年的歷史,現在有140種名為「BioBio」的商品放在這家超市的貨架上,來自德國和國外的都有。設在穆爾海姆的該公司總部說:「我們始終進行著嚴格的品質檢查。」

利德從2006年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態商品供應,它的採購符合歐盟的生態條例,是從有證書的供應商那裡買來的。然而,在利德進入生態連鎖超市巴西科(Basic)之後,生態食品大供應商登雷(Dennree)乾脆向利德出示了紅牌,解除了向巴西科供貨的協議,「我們不必向利德提供我們獨一無二的訣竅。」登雷是歷史最久的生態商品供應商之一,它向德國、奧地利和盧森堡的1600個超市提供11000種生態商品,主要產地是德國。

阿爾迪等連鎖超市雖然有著歐盟的生態印簽,但卻沒有獲得那些標準明顯嚴格得多的農業種植協會如Naturland或Demeter的印簽。這些生態商品協會的要求是,經營的企業必須完全轉入生態商品的供應鏈內。而對廉價商品超市來說,這是一個幾乎無法踰越的障礙。

據農民協會提供的數字,2006年生態產品營業額增加了15%,達45億歐元。但在同一年內,德國生態產品的種植面積僅僅擴大了2.3%,而生態食品的進口激增了17%。目前,有3萬5千種產品獲得了歐盟的生態印簽。這種印簽不能說明商品的運輸路線,即是從哪裡來的。

儘管人們有一種擔心,但消費者雜誌「生態試驗」發表的一個對超市和廉價超市生態商品的調查報告給出一個令人驚訝的好結論:在實驗室裡檢驗了的75種食品可以說全部沒有品質和化學品殘留問題。登雷公司的人說,蘋果必須在夏天由外國來的佔據兩個月的時間,因為德國的同類生態商品只能存放到6月。

德國有擴大本國生態食品產量的呼聲。巴德杜克海姆基金會要求政治界給予種植生態產品的農民以更大的刺激。他說,市場比農民的反應要快得多。農民要把生產從現狀轉移到生態生產方面,需要兩年的時間。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