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汽車內燃機東山再起

2012年5月27日

人們一直在說,未來是屬於電動汽車的,在汽車領域,汽油、柴油內燃機不久後將走進歷史。真有誰這樣想,那麼他是大錯特錯了。

https://p.dw.com/p/150At
Die Front des BMW i8, ein Plug-In-Hybridsportwagen, am Mittwoch (26.10.2011) zum Richtfest einer neuen Produktionshalle in Leipzig. Der Autobauer BMW erweitert sein Werk in Leipzig. Von 2013 an sollen hier Elektroautos mit Carbonfaser-Karosserie montiert werden. Der Konzern investiert das Werk 400 Millionen Euro und schafft neue 800 Arbeitsplätze. In Leipzig entsteht damit das weltweit erste Carbon-Presswerk. Im bestehenden Werk werden mehrere BMW 1er-Modelle und der kleine Geländewagen BMW X1 produziert. Foto: Peter Endig dpa/lsn +++(c) dpa - Bildfunk+++
寶馬生產的電動汽車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三年半前,當時德國的紅黑大聯合政府首次制定了目標,即將德國打造成電動汽車市場的領軍人。汽車專家布拉策爾(Stefan Bratzel)對德國之聲說,"當時人們興奮極了,一部分也是由於媒體炒作的結果。"

然而目前人們對電動汽車的熱情所剩無幾了。而汽車工業正在加大馬力開發新型內燃發動機。最具體生動的例子便是福特汽車公司的執行總裁穆拉蕊( Allan Mulally)今年二月在一次新產品介紹會上親吻一個三缸發動機的姿態。

電動汽車撤退

今年4月北京汽車博覽會上,人們處處可以見到電動車撤退的跡象。曾將發展電動車作為重大使命的中國政府突然間開始說起"低調的目標"。德國汽車巨頭如戴姆勒-賓士、寶馬或者大眾雖然還沒有在計劃中全盤刪除電動車,但至少今後20年內,它們將不得不依賴已經受住考驗的汽油柴油發動機。

大眾開發部總經理哈肯貝格(Ulrich Hackenberg)說,我們大眾公司認為,技術更新後的傳統型發動機將會有一個可持續的前景。他說,尤其使用生物燃料的發動機,將會使環保出行成為可能。

工程師擔負重要責任

72歲的奧地利發動機專家印德拉(Fritz Indra)效力過的公司包括寶馬(BMW Alpina),奧迪、歐寶以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這名維也納工業大學的教授認為,傳統內燃機依舊有大量節能潛力有待挖掘,"工程師都感到重任在肩。因此,關閉氣缸、自動啟停裝置、溫度調節等新技術才能更快面世。"

少耗能,少排碳

降低消耗也意味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歐盟委員會對2015年前的新車做出規定,降低目前排放的11%,即每公里路程排放二氧化碳量不得超過130克。做出規定的2009年每公里的排放量則為146克。

接下來,到2020年每公里碳排量降至95克,2025年降至70克。每個汽車製造商都必須遵守新的規定。那時,汽油發動機每100公里耗油大約3升,柴油發動機則2.6升。

專家認為,這一目標在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但這也是傳統發動機節省燃料的上限了。他們認為,傳統發動機每公里碳排量估計不會降到70克以下。因此,中期來看,人們將繞不過電動汽車這一環節。

電動車的軟肋:電池

迄今為止,電動汽車的不足之處在於充電池,它們不僅特別昂貴,效能也不高,而且充電的時間也很長。

ARCHIV - Ein Mitarbeiter der Stadtwerke Aachen schließt am Mittwoch (02.03.2011) ein Elektroauto an eine Ladestation in der Kölner Innenstadt an. Elektroautos könnten in deutschen Großstädten sofort in großem Maßstab eingesetzt werden - zusätzliche Ladesäulen sind dafür nicht nötig. Das ist das wichtigste Ergebnis eines noch laufenden Pilotprojekts in Köln. Foto: Oliver Berg dpa/lnw +++(c) dpa - Bildfunk+++
為電動車充電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電池生產商則稱,根據調查,汽車每天行駛的平均距離大約為40公里,能達到這個距離的電池不難製造。而充電麼,可以在夜間進行。

"綠色和平"的交通專家羅貝克(Wolfgang Lohbeck)則不同意這一論據。他說,"我可不要這樣的車,正是因為我不是什麼'平均人',我會在夜裡到火車站或者機場接來祖母。這樣的話,我就不能使用這一電動汽車了。"他自問道,"比平常車貴出三倍,卻只提供三分之一效能、還不見得對環境有利,這樣的車,我何以要去買它?"

等待能源轉型

這名綠色和平的專家認為,電動汽車本身對氣候保護有利,但電力來源卻是關鍵。只要電力生產還是依賴煤炭、石油等高排放的礦物燃料,電動汽車就無法在環保領域戰勝傳統的燃油汽車。

與此同時,車主早已做出了判斷,目前德國共有大約4300萬輛轎車擁有牌照,其中只有4500輛是電動車。專業雜誌稱,2020年前,電動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充其量只能達到3%。

作者:Klaus Ulrich 編譯:李魚

責編: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