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力求速決對華武器禁運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4月16日

歐盟期待著本月內加快步伐,盡快了斷有關對華武器禁運的爭論,然而卻遭到國際特赦組織人權組織的嚴詞譴責。

https://p.dw.com/p/4uuw
德國潛艇是中國軍方渴求購進的軍備圖片來源: AP

持續15年之久的歐盟對華武器禁運解除在望,歐盟此言一出,便惹惱了人權組織。據歐盟發言人Emma Udwin透露,布魯塞爾諸官員本周三(4月14日)表示,歐洲數國政府曾在近幾個月裡一再主張要為這種無休無止的爭論劃上句號,並打算於4月26日,在盧森堡峰會上做出最終決斷。

下個星期,歐盟外長將聚會愛爾蘭,並與中國外長李肇星碰面,歐亞外長會議也被納入日程安排。愛爾蘭官員打出歐盟輪值主席的旗號表態說,鑑於對華武器禁運不在議題範圍之內,歐盟及中國外長也應就「國際及地區間共同關心的問題」發表看法。

德法作為歐洲強國是力主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的一方。一旦禁運的圍牆被推倒,新的市場領域將被打開。無論是德國的偷襲者潛艇,還是法國的幻影戰鬥機,都是中國國防部夢寐以求的尖端軍備。但是,德國和法國可能遭到來自丹麥、瑞典及荷蘭方面的反對,另外,歐盟外圍世界也存在著美國施加的強大壓力。

儘管阻力重重,歐盟內部仍有可能達成步調統一,一些歐盟成員國家也很樂意在歐中之間利潤豐厚的市場裡分一勺羹。然而,國際特赦組織人權組織無法坐視事態自行發展,並警告歐盟說,對華武器禁運一旦被取消,這將為那些尚在中國忍受獄牢之災、呼籲人權的積極人士發出何種政治訊號,歐盟不能不加以慎重考慮。

國際特赦組織的發言人Dick Oosting告訴記者說,如果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無法顯示出「明顯而具體的進步」,解除始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武器禁運將是一個「錯誤」的訊號。他還說:「直到今天,但凡有人過問或者譴責這段歷史,即使是通過網際網路或電子郵件發表一些言論,都會被當局投入監獄。」

本周三(4月1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同中國領導人在北京會面,顯現了歐中雙邊關係的良好進展。普羅迪指出:「中國目前是歐洲第二大貿易夥伴國,按照這種發展趨勢,歐洲對於中國來說也將很快佔據同樣重要的地位,此後用不了多久,歐洲可能將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普羅迪還補充說,歐中關係從未象現在這樣好過,但是,他也提到,中國應該在改善人權狀況方面加大力度。

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回應說,中國準備與歐洲就國際及地區間熱點問題多多協商,加強合作。胡還說,中國將本著雙方共同利益拓展自身及歐洲之間的合作關係,歐中雙方應該共同攜手,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及發展。胡還表示,中國支持歐盟的擴展及壯大,希望歐盟將在協調國際事宜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