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普拉蒂尼沒有罰進點球

2008年6月13日

義大利與羅馬尼亞的比賽,是一場非常精彩的較量:義大利人放棄了傳統的防守戰術,打起了漂亮的攻勢足球,而羅馬尼亞也將防守反擊戰術的精髓發揮到極致。美中不足的是,本場比賽的主裁判奧佈雷博成為了最大的敗筆,他將托尼的進球誤判為越位,並且給了羅馬尼亞人一個莫須有的點球,如果不是布馮表現神勇的話,世界冠軍義大利已經要提前告別本次歐洲盃了。

https://p.dw.com/p/EJVL
義大利扳平瞬間圖片來源: AP

本場比賽的第一次爭議出現在上半場臨近結束時:贊布羅塔右路斜傳,處在越位位置上的皮耶羅往回走,後插上的托尼將球頂進了球門,這是一次非常經典的反越位進球,但是就在托尼準備慶祝的時候,主裁判示意此球越位。

比賽的第二次爭議出現在終場前10分鐘,奧佈雷博判帕努奇在禁區內拉倒了羅馬尼亞的進攻隊員尼古拉,但此球的判罰實在很勉強,引起了義大利球員的強烈不滿。好在義大利門將布馮表現神勇,手腳並用將球撲出,世界冠軍才逃脫了提前出局的命運。

這個點球的判罰,與昨日裁判判給東道主奧地利的點球有相似之處。都有歐足聯控制比賽的嫌疑。昨日的點球屬偏哨:東道主瑞士已經出局,倘若奧地利也提前被淘汰,豈非過於傷害主辦者的感情,反正奧地利最後一輪面對德國也是凶多吉少,而波蘭又不是什麼足球強國,所以歐足聯還是送給了奧地利一個順水人情;今日的點球則屬黑哨,義大利與法國將在最後一輪交手,對付一個已經出局的義大利,遠遠比對付一個負隅頑抗的世界冠軍強。在義大利遭遇誤判的同時,人們彷彿看到了普拉蒂尼的冷笑。

不幸的是,「普拉蒂尼的點球」被布馮撲了出去,這一次,義大利沒有「偉大的左後衛」,但布馮的神勇挽救了球隊,也使得C組第三輪義大利與法國的較量,注定成為了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

從歷屆大賽的歷史來看,義大利一向有「慢熱」的習慣,可一旦能順利從小組中出線,就會成為奪冠的熱門。2006年義大利獲得世界冠軍的經歷就是明證:當時他們與加納,捷克和美國同組,是公認的死亡之組,結果義大利人以不敗的戰績從小組出線,並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世界冠軍。

這次歐洲盃,從資格賽起,義大利的形勢就一度很不樂觀,他們在小組中一度落後於法國和蘇格蘭,僅僅名列小組第三,好在多納多尼即時的做出了戰術調整,藍軍終於順利的從小組出線。

決賽階段的比賽尚未開打,義大利就傷了中後衛兼隊長卡納瓦羅;緊接著第一場比賽又0比3輸給了荷蘭,第二場比賽又在落後的情況下戰平了羅馬尼亞,可謂出師不利。義大利的第三場比賽,將再次對陣老冤家法國,能否在逆境中上演奇跡,是檢驗義大利世界冠軍含金量的時候了。只可惜由於荷蘭擊敗法國,這兩支球隊實際上已經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