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20410 USA Daimler Vergleich

2010年4月4日

斯圖加特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公司同意因行賄醜聞向美國政府支付1億8千5百萬美元罰款,以平息相關訴訟。此後美國司法部決定停止對該案的審理程序,美國證券交易所監理會也停止對該案的調查。

https://p.dw.com/p/Mmsy
戴姆勒損失慘重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周五(4月2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地方法院做出了所有決定。當該案的主管法官在調解文件上簽字之後,因戴姆勒集團賄賂醜聞引起的多年法律糾紛宣告結束。戴姆勒公司駐美國分公司發言人韓曾在離開法庭後愉悅地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與美國司法部和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了和解協議。對我們來說,該案件就此了結。"

為了這一和解協議,戴姆勒公司支付了1億8千5百萬美元。除此之外,在未來3年內,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路易斯‧弗裡還將在戴姆勒公司對公司的業務進行監督,也就是說,他要保障公司不再發生賄賂醜聞。

法官理查德‧萊昂此前對戴姆勒公司進行了表揚。他說,這家總部斯圖加特的德國汽車製造商轉變了態度,邁出了正確的一步,使問題得到解決。訴訟方代表,檢察官馬克‧門德爾松也對調解程序的結果感到滿意。他說: "正義取得勝利。該公司有義務今後保持廉潔和遵守法律。"

自2004年一名遭解僱的戴姆勒公司員工揭露公司管理人員行賄黑幕以來,這一法律訴訟案持續了多年。戴姆勒公司在認罪書中承認,十年來公司為提高營業額在22個國家行賄,其中包括俄羅斯、中國、印度尼西亞、埃及和希臘。根據美國司法系統的調查,戴姆勒公司共有5千6百萬美元的資金流入黑色渠道。公司因此銷售了 6000輛卡車和公共汽車,約500輛豪華轎車。有時公司還通過饋贈貴重禮物來提高採購方的興趣。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指定的一份公約,美國開始對外國公司行賄案進行訴訟審理。1997年,簽署該公約的所有成員國,其中包括德國和美國做出承諾,有系統地打擊經濟界營私舞弊行為。此外,美國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就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法律。

最近一些年來,美國的這一法律使多家歐洲康采恩受到處罰,損失慘重。 例如2008年底,德國西門子公司為了結在美國的行賄官司支付了8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罰款。今年以來,英國軍火公司BAE,法國機械設備集團Technip和義大利能源巨頭ENI因行賄官司總共向美國政府交納了超過11億美元的罰金。

然而,美國人的調查並非僅侷限於歐洲的公司。製造發電廠的美國哈裡伯頓(Halliburton)公司、能源巨頭雪佛龍

(Chevron)和德克薩斯州的石油生產商貝克哈夫斯(Baker-Hughs )也因行賄受到巨額罰款。現在,對戴姆勒公司行賄的訴訟審理程序已經了結,但是其他行賄案件的訴訟程序仍在進行。據華盛頓方面稱,目前美國司法當局正在對約100家公司受到的行賄指控展開調查。

Daimler Konzernzentrale
德國斯圖加特的戴姆勒總部圖片來源: AP
Autosalon Genf 2010 - Mercedes Studie F 800 Style Flash-Galerie
戴姆勒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在2010日內瓦車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作者:Rüdiger Paulert/李京慧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