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戰敗、分裂:兩德如何重新成為統一主權國家?

2019年11月7日

柏林牆倒塌後,四個戰勝國與兩德走向談判桌,磋商德國在歐洲整體安全戰略中的角色。經過極為艱難的談判,達成妥協,德國再次成為主權國家並留在北約。如今,2加4談判成為經典的國際外交案例。

https://p.dw.com/p/3R87L
Deutschland, Öffnung der Mauer am Brandenburger To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柏林牆倒塌30周年、兩德統一29周年系列

(德國之聲中文網)1980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在蘇聯開啟政治路線轉向;1989年,東歐爆發和平革命--歷史潮流勢不可擋,國際峰會上開始在幕後討論所謂的"德國問題"。自1949年起分裂的德國重新統一,成為一個仍舊遙遠、但不再不可能的話題。

柏林牆倒塌讓一切成為可能

德國政治家態度謹慎。自從二戰戰敗後,德國原本就失去了對自己未來的決定權。1945年波茨坦公約規定,只有在四個戰勝國法、蘇、美、英的同意之下,才能讓德國重新統一。即便是1989年11月9日的柏林牆倒塌,對這一格局仍影響甚少。不過,在一夜之間成為冷戰結束標誌的這一歷史性事件,的確迫使各方盡快作出反應。在波昂、柏林,在莫斯科、華盛頓,在巴黎、倫敦--各地當權者都擔心形勢失控、最終不可收拾。

Bruderkuss Gorbatschow und Honecker
「兄弟之吻」戈爾巴喬夫與昂納克,不過,昂納克並未迎接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柯爾走出第一步棋

柏林牆倒塌後的數日和數周,人們心情緊張地把目光投向莫斯科和華盛頓。因此,當1989年11月底首先是德國總理柯爾邁出第一步時,這便更令人驚訝。在沒有與戰勝國磋商的情況下,他在聯邦議會提出一項十點計劃,事實上描述了走向德國統一的步驟。巴黎、倫敦十分震驚。莫斯科也對柯爾無預警的行動毫無準備。華盛頓不明就裡。不過,很快,各國政府便意識到,這位德國總理所走的這步棋為歐洲新秩序提供了一個機遇。

Deutschland Kohl stellt den Zehn-Punkte-Plan für die Wiedervereinigung vor
1989年11月18日,柯爾在波昂的聯邦議會提出逐步實現兩德統一的十點計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T. Brakemeier

德國統一的外交層面

那麼,此後歐洲的邊界該如何界定?是否允許兩德都加入北約?是否要簽署和平協議、正式結束二戰?蘇軍從東德撤出該如何實現?數月之久,世界強國就德國的命運談判。由於影響深遠,談判十分艱難,倫敦和巴黎也對於德國統一表示出強烈的反對。

最終,談判達成一項妥協,各方、特別是蘇聯也予以同意:德國成為歐洲整體安全戰略的一部分,盟軍在德國放棄佔領權。簽字後的該條約,為德國的統一創造了前提。

歐洲歷史里程碑

條約中規定了所有歐洲邊界,也包括數十年爭執不下的德波邊界--奧德河、尼斯河界線問題。德國失去了奧德河、尼斯河界線以外的所謂"東部地區"。不過,最終這是德國所發起並以失敗告終的二戰的結果。

此外,德國放棄擁有核武和生化武器,並同意削減聯邦國防軍人數至37萬人。與此同時約定,蘇聯紅軍在1994年以前撤出前東德。各簽字國在莫斯科還達成一致,1945年和1946年在東德進行的土地改革將不會宣佈為無效。

Vertragsunterzeichnung zur Deutschen Einheit in Moskau 1990
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簽署的條約,為德國統一創造了前提圖片來源: Imago/S. Simon

德國主權

作為回報,盟軍在德國的權利宣告終結。作為二戰的結果,同盟國軍隊在1945年佔領了德國。1949年兩德成立後,法、英、美在西德駐軍,蘇聯在東德駐軍。他們在德國擁有軍事和政治力量,並行使國家權力(Hoheitsrechte)。兩德並不擁有完全的主權,並且受制於各自佔領國的地緣政治考慮。如今,這一狀態結束。特別是對蘇聯來說,這意味著在中歐權力的顯著喪失。克里姆林宮首腦的政治影響力曾一直延伸到布蘭登堡門,如今,他的觸手只伸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界便須作罷。

等同和平條約

該條約不單規定了"德國統一的外交方面",同時也等同於二戰各方之間的和平條約。簽字國在莫斯科達成一致,此後既不會向德國索要戰爭賠款,也不會對德國主權施加任何限制。

柏林牆為何修建?被誰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