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歷史重演和「紅色細節」

任琛(摘編)
2019年2月23日

面對目前西方國家對以華為為首的中國企業普遍的懷疑態度,德語媒體關注了德國學術界的另一種聲音。同時有德國媒體指出,美國如今對中國的各種指責,其實有史可鑑。

https://p.dw.com/p/3DxtV
USA China Symbolbild Wirtschaftskrie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Wo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南德意志報》發表了柏林自由大學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學者余凱思(Klaus Mühlhahn)的文章,題為"紅色細節"(Nuancen von Rot)。作者在引文中指出,不是所有的中國企業都是唯命是從於中國共產黨的間諜。西方必須學會對此加以區別。

作者首先在文章的開頭羅列了外界對中國企業的各種批評指責--包括和政府走的近,用來換取後者大方的補貼。同時,中國政府又會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要求西方投資方交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商業秘密。

文章寫道:"這些指責不是空穴來風,但太籠統泛泛。西方經常錯誤理解了中國政府和商界的關係。如果只是這樣泛泛地作出指責,就會壯大中國國內那些我們原本希望弱化的力量。"

隨後作者寫道:"不應該忽視,在中國,私營企業和政府之間其實有很多矛盾。單方面追求快速增長的政策在過去造成了市場的變形,因為只有高回報率的投資領域才被重視。大型國有企業獲得的巨額貸款,讓小型私人企業投資無門。國有企業經常可以享受到條件優厚的貸款,而且在土地分配上也能得到更優惠的政策。在稅收上也享受特殊待遇。私人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與國有企業展開競爭。這不是公平的競爭。"

隨後作者指出,由於中國政府擔心共產主義政權的奔潰,相信必須維持高速濟增長,並不斷加強對富裕多元社會的掌控。"而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對私營企業是持懷疑態度的:他們有一天會挑戰黨的統治嗎?私營企業不僅有資金和經濟實力,而且越來越多的受到民眾的歡迎。這給他們帶來了政治上的衝擊力。"

文章在結尾寫道:"所以現在就很有必要批判的分析中國政府和經濟界之間的關係--但泛泛認為中國的私營企業是對政府唯命是從的間諜,就完全錯了。因為越來越獨裁的中國政府而懲罰這些企業,不讓或者限制中國私企進入西方市場,這會削弱這些私企,最終讓北京政府變得更為強大。"

當時的日本 現在的中國

《新蘇黎世報》在題為"雷根時代的敵人還是日本"(Unter Reagan hiess der Gegner noch Japan)的文章裡,從歷史的角度尋找眼下中美貿易戰和當年日美貿易戰的共同之處。

文章在引言部分指出:"無論是北京,還是華盛頓,都可以從80年代的日美貿易戰中總結經驗教訓。"

Detroit Auto Show 2014
日本車商在日美貿易戰的倒逼下 提高了產品定位、價格和利潤圖片來源: Toyota

這篇刊登在該報經濟版的文章在開頭寫道:"美國总统川普如今的保護主義政策其實是有前車之鑑的。80年代,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和日本打起了一場貿易戰,當時於此相關的討論在今天看起來有些似曾相識。"

"巨大的貿易順差,一個價值過低的貨幣,侵犯智慧財產權,不公平競爭:美國針對中國列出的這一系列指責並不是獨一無二的。華盛頓為了這些問題,早在80和90年代期間就和當時亞洲崛起的一個經濟大國展開了一場貿易戰。當時的對手不叫中國,而是日本。衝突甚至導致暴力:《紐約時報》1988年在報導裡寫道,當時有一群美國國會的一環,當眾用錘子砸毀了東芝生產的收音機。'黃色威脅'這個惡毒的說法也就是在那時隆重出台。"

文章隨後寫道:"但問題就在於,當時針對日本進口的一些貿易限制及其它措施在一定的時間裡還是比較成功的。但人們發現,最後的結果是美國的貿易逆差無法得到持續的控制,製造商在進口壁壘的影響下無法長期的實現增長,美國消費者的利益被損害,而最終受益的是日本企業。"

隨後作者回顧了日本汽車製造業當時在美國施加的壓力下,一方面承諾減少出口轎車的數量,一方面又通過提高產品定位和品質,實現了更多單位利潤的歷史。寫道:"美國的貿易逆差於80年代末期有所減少,但與其說這與保守的貿易政策有關,不如說這更多與經濟形勢的好轉以及美元的貶值有關。保護主義當時在保護本地產業方面沒發揮多大的作用,更多的是消費者必須支付更高的價格。從90年代開始,美日兩國間的貿易逆差又開始增加。"


文章在結尾寫道:"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和華盛頓80年代的做法有相似之處,不同的地方在于川普的政策更加沒有一致性。當時美國就體會到了本國消費者利益受損,生產廠家無法從保護政策中受益的經歷。想要通過干預宏觀經濟,控制貿易的做法會帶來不可預見的後果。同時,貿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總體經濟發展形勢影響的。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多變開放的市場,對智慧財產權广泛的保護以及自由的貨幣匯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