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和平計劃決不能獎勵侵略者

2023年2月24日

《奧格斯堡匯報》關注了中國提出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12點聲明,稱其中有些內容荒謬、立場矛盾。 《新蘇黎世報》則指出『親俄中立』的中國不僅從未批評俄羅斯的侵略行為,甚至還暗中為俄羅斯提供支援。

https://p.dw.com/p/4Nwc3
聲援烏克蘭的反戰遊行
聲援烏克蘭的反戰遊行圖片來源: Oliver Berg/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的外交官員先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後,前往莫斯科與普丁會面,接著中國又公佈了所謂『烏克蘭和平計劃』的12點聲明,似乎正準備承擔起身為大國的責任,在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不過,《奧格斯堡匯報》一篇的評論稱,這份計劃很難為現況帶來希望。題為「為什麼中國的和平計劃很難激起希望」的文章開頭寫道:「中國提出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的12點聲明,也就是中國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承諾提出的『烏克蘭和平計劃』。可是,這照理應該會帶來和平的12點,其中許多內容並不具體,有些甚至顯得荒謬,導致人們幾乎沒有理由相信中國這份單薄的聲明。」

「中國的和平計劃中的立場部分是矛盾的,例如,該文件指出,『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切實保障』。聽起來似乎很完美,這樣一來,莫斯科就必須立即撤出克裡米亞和烏克蘭東部,渴望已久的和平就會出現。但仍然存在疑問的是關於領土的定義,北京是否傾向於與國際法相悖的莫斯科版本,即克裡米亞和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是俄羅斯領土。」

西方對俄制裁真的有效嗎?

此外,對於聲明第十點提到「停止單邊制裁」,評論指出,「現在就要求結束對俄羅斯的制裁,簡直是無稽之談。要考慮這樣一個步驟,克里姆林宮首先必須停止其罪惡的侵略戰爭,一個可行的和平計劃決不能獎勵侵略者。」

儘管中國的「和平計劃」令人失望,作者認為「按理說,中國是目前最有可能影響莫斯科的國家。但將與俄羅斯的友誼稱為『上不封頂』的北京,是否能勝任戰爭和事佬,則是另一個問題。如果中國對在許多領域依賴北京的俄羅斯施加經濟和政治壓力,使其停止瘋狂行為,那將能做出更多貢獻。」

《新蘇黎世報》也關注了中國與俄羅斯之間非同尋常的關係,評論文章「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是軍火商還是和事佬?」寫道:「北京最高外交政策官員王毅上周六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說:『為了世界更安全,我們都要堅持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當中國談及世界和平時,一開始聽起來很美好,讓人立刻想在烏克蘭問題上簽字。但王毅不僅是指烏克蘭,也是指中國和台灣:北京將這個民主島國視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必要時必須以武力將其納入自己的領土。

評論稱,「就烏克蘭戰爭而言,北京在大約一年前就作出了同樣的保證,但卻遲遲沒有具體行動。中國外交部和國家及黨領導人習近平經常表示:必須在烏克蘭實現和平。然而,北京從未批評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和在烏克蘭的暴行。反而見到的是,中國將戰爭淡化為『衝突』,將戰爭的升級歸咎於美國和北約,同時聲稱在遙遠的歐洲發生的事情與中國無關。」

王毅本周與普丁會面時表示,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成熟堅韌、穩如泰山」
王毅本周與普丁會面時表示,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成熟堅韌、穩如泰山」圖片來源: Anton Novoderezhkin/ITAR-TASS/IMAGO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日在電視採訪中說,他擔心的是,中國正在考慮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提供致命性的支持,包括武器以及彈藥。布林肯沒有給出任何進一步的細節,也沒有說明訊息的來源。另一方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否認了這些指責,並且稱不斷向戰場輸送武器的是美國。然而,長期以來有跡象表明,中國的國有軍火公司正在向俄羅斯提供也可用於軍事目的的貨物。」

作者在最後提到,「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態度可以用『親俄中立』來描述,中國至今沒有積極干預戰爭。然而,中國似乎也在暗中填補俄羅斯的國庫。據媒體報導,北京去年購買了大量的俄羅斯原油,甚至是在市場油價達到頂峰時候。《中國-俄羅斯報告》分析指出,『這種策略很可能對中國來說無利可圖,但卻能讓克里姆林宮賺得砵滿盆滿』。」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