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 "家長"太偏心  外企疲憊招架

文木(摘編)
2017年8月26日

奧地利廣播電台關注到在華外企的處境,其網站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這些公司在中國受到不公待遇,歐洲公司為了落實法規,建污水處理設備的時候,本土工廠卻將廢水排到河流中。《世界報》則將目光投向難民偷渡問題,指出大批難民經地中海偷渡到歐洲,他們乘坐的一些充氣船來自中國。

https://p.dw.com/p/2iteo
China Baustelle Wirtschaf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Fei

德語媒體: "家長"太偏心  外企疲憊招架

(德國之聲中文網)奧地利廣播電台(ORF)注意到歐盟商會發布的一項調查,有500家企業參與了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較之前相比,在中國的歐洲企業挫折感更大。前歐盟駐華商會主席武特克(Jörg Wuttke)指出,問題包括,似乎只有外國企業須遵守中國嚴格的環境法。武特克前不久卸任商會主席一職,他依舊是德國化學集團巴斯夫在中國的負責人。武特克指出:"中國有全球最好的環境保護法。在歐洲公司為了落實法規,建設符合中國標準的污水處理設備之時,我們看到,相鄰的本土工廠將廢水排到河流中。國家監督部門的官員每年都來查3、4次,這裡那裡,測量所有的東西,中國企業卻沒有受到這樣的監管。"

題目為"歐洲公司在中國不易"( Europäische Firmen haben es in China schwer)的文章指出:"61%受訪企業有著相似的經歷。這種不公平待增加了歐洲公司的成本。"

作者Ruth Hutsteiner接著寫道,為了在機器人、環境技術和電動汽車領域更具創新性,並躋身進入世界頂尖水準,中方也在歐洲注入了大量的資金,其中不乏中國政府的高額補貼。文章舉出數據:"歐盟商會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投資額達到350億歐元,較前一年增長77%。" 武特克認為,中國國企的投資既帶來了資金,也帶來了問題。他提出警告,這種做法可以讓電動汽車或是機器人的技術知識輕易轉移到中國。

Joerg Wuttke Peking China
武特克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W. Young

武特克舉例指出近幾年風能和太陽能技術領域出現的變化,現在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風機生產廠家都在中國,他說,僅在15年內就完成了這種發展。

人販網購中國充氣船

"這是高利潤的黑心買賣:歐盟數據顯示,僅在利比亞,人販去年賺了至少16億美元。"《世界報》的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文章記者指出,為了打擊蛇頭網路,歐洲推出了派遣軍隊等多種舉措,但效果有限:"7月份,歐盟外長推出新措施:限制向利比亞出口可用於運輸移民的充氣艇和舷外發動機。"

作者Christoph B. Schiltz指出,這種嘗試卻幾乎不會給蛇頭帶來影響,現在他們越來越多地在中國訂購充氣船,這些商品價格便宜。就在不久前,中國電商阿里巴巴平台上可以看到標明是"優質難民艇"的商品,現在這種廣告已經消失。文章寫道:"網站'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報導,在非政府組織提出抗議後,這種現象一再發生,廣告會短暫消失,之後在其他的地方又會重新出現。"

來德難民都是誰?

題目為"阿里巴巴將難民船賣給人販"(Alibaba verkauft Flüchtlingsboote an Schmuggler)的文章寫道,充氣船每艘800美元起價,基本設備包括一個腳踏充氣泵、一個修補工具包、坐墊和幾只劃槳。救生衣、遮陽篷、電動充氣泵和錨要額外付款。這些船顯然經過馬爾他和土耳其抵達利比亞。

歐盟民政事務專員阿夫拉莫普洛斯(Dimitris Avramopoulos)向《世界報》表示,這不僅僅涉及到打擊人販網路,也要考慮切斷他們的供應鏈,他說:"這不僅是一個歐洲問題,我們需要所有的合作夥伴。鑑於一些蛇頭使用的充氣船,有些是在中國活躍的公司生產的,中國可以在更好地遏制地中海人販網路方面向歐盟提供支持。"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