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呀德語!

2001年10月29日

「我能來你看嗎?」新來乍到的外國學生總是企圖用剛學的德語來表達他們的意思,但常常詞不達意。

https://p.dw.com/p/1JW3


如果你問麵包師:「你能賣給我三個麵包嗎」?你也許會聽到這樣的回答:「要饃嗎」?對此有三種解釋:或者你到錯了國家;或者歌德學院的德語老師教錯了語言;再者就是德國人不說德國話。實際上人們說得是德語,只不過是方言而已。

有時是施瓦本話,有時是科隆話,有時是薩克森話。這還算你運氣好,如果碰上巴伐利亞人,你就更不知所雲了。

就是德國普通話也夠難了。名詞是陰性、陽性還是中性,簡直就沒有規律可尋。為什麼「Weib-女子」一詞是中性,而「Buestenhalter-胸罩」一詞是陽性,誰也說不清。再加上大小寫的規則,變格變位,以及虛擬式等等,把一些思想家和詩人都搞糊塗了。

雖然改革了德語拼寫方法,標點符號的用法仍讓人摸不著頭腦。名詞造詞法就簡直更極端了。

Betaeubungsmittelverordnungsaenderungsgesetz (麻藥處方規定修正法)一詞竟由四十幾個字母組成。德語是官僚用語,雖然並不很優美的,但很精確。

使用很多英語詞匯,使德語顯得活潑多了。比如:「Coole Kids surfen durch das Internet」。這種德英語人人能懂。網際網路也改變了年輕一代人的語言基礎,如"Browser, Provide, Server, Update」等用語。

儘管語言學家對此嗤之以鼻,德語還是將那些新出現的網際網路詞匯拿來使用。有時德語也造些莫名其妙的新詞,比如「Handy (手機)」一詞在英語裡也找不到。

這還算好呢,德國著名女服裝設計師最近講的一句話才體現水準呢:「我的一生就是一個giving - story. 對我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的是 my coordinated concept . Die audience 也全力 supported 了我」。好恐怖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