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雜誌辦了一期網路中文版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8月17日

你見過德國外交部編的免費雜誌「德國」嗎?在德國駐華使領館和其它一些德國官方機構,通常可以獲得這種印刷品。也許它的內容不那麼豐富,看上去比較「官方」,但畢竟能夠增加一些對德國的瞭解。為紀念德國統一15周年,這一雜誌破例出了一期網路版中文版。

https://p.dw.com/p/73hh
「德國」雜誌封面

「1990年10月3日:德國分裂四十年後,重新統一。東德的和平革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意願促成了統一。法國的阿爾弗雷德.格羅薩和波蘭的雅努茨.萊特回顧了這個歷史性的日子以及它對歐洲的意義。」

這是本期「德國」雜誌網路中文版的一篇文章的開頭。這一期的主題是10月3日德國統一15周年的紀念日。圍繞這個主題,該刊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比如「兩德統一風雲人物」、「德國15年」、德國東部新的經濟結構,還有荷蘭記者對統一後的德國的感受。

「德國」雙月刊由法蘭克福的社會文獻出版社與聯邦外交部合作出版。「德國」雜誌以11種語言出版,在世界上180個國家發行,發行量達40萬冊,說是在全世界有近150萬讀者。「德國」雜誌中文網自己說,這「是最具國際特色的德國雜誌。」

「德國」雜誌網站是逐步完善起來的。推出臨時中文版之後,加上德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波蘭文,日文,可以說幾乎覆蓋了全球的最主要的語言。

當然,作為官方的媒體,不可能過多的恢諧,花邊。然而,就從本期看,還是不乏有嚼頭的內容。除了「德國統一15年」這個專題和「聯邦國防軍建軍五十周年」這樣比較正規的文章外,雜誌還介紹了柏林的三個標誌性新建築物;在文化欄內介紹了德國明星塞巴斯蒂安.科赫,威尼斯雙年展,在聯邦州系列中推出新的一集:薩克森州介紹,並且給予2006年德國世界盃以很大篇幅的關注。

「德國」雜誌中文網的右側是一些鏈接,其中有些內部鏈接還是蠻有意思的,比如「讀者來信」,如果你給那兒寫信,或許會引起雜誌主辦者聯邦外交部的注意;還有「背景圖片」,那裡允許你下載一些美麗的德國風景圖片。可惜現在雜誌初辦,圖片數量還很少。

讓我們感到榮幸的自然是,該雜誌把德國之聲中文網也作為少量的夥伴之一鏈接在了右側。

儘管如此,還是要避免「官官相護」的印象。聲明一下,德國之聲並非官方網站或官方綜合媒體,只能說是一個公共媒體。德國之聲的聲音並不代表官方。舉個例子,「德國」雜誌也許不能批評現任聯邦政府,但德國之聲不受此侷限。

坦率地說,「德國」雜誌中文網還是有些美中不足之處的,比如內容比較板一些,還不夠豐富,自由度小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官樣文章」一些,還有,在右側鏈接中把「Deutschland.de」這個網站譯成「德國門戶網站」,也有些欠妥,至少「門戶」兩個字用得不對。

但無論如何,「德國」雜誌嘗試辦起中文網,對廣大中文受群來說是一件喜事:多了一個瞭解德國的窗口,也可以說多了一個瞭解德國的角度,或許還多了一個與德國官方交流的通道。這個中文網剛推出就能夠給人以不錯的印象,已經很不容易了。相信它會逐漸豐富起來,成為廣大「德國之友」的一個朋友。

讓我們以荷蘭記者德國印象記中幾段話來作為本文的終結吧:

「荷蘭人一早就會吃著隔夜的切片麵包虐待自己,而德國人的一天是以新鮮的小白面包開始的。「」比如說德國的行人,他會在紅燈前等候很長的時間,即便視線以內看不到其他交通行為人。他也會扯著嗓子批評違反規章,闖紅燈前行的人。這是一種習慣,很遺憾,這在德國非常普遍。」

有點興趣了嗎?那就自己去閱讀吧。(平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