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企業在中國面對人才缺口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9月22日

中國媒體近年來經常報導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許多海歸也難以在中國立足。可是,在中國投資建廠的德國中型企業卻說,越來越難在中國找到合適的高級專業管理人才。

https://p.dw.com/p/7D1p
西門子上海發電廠圖片來源: dpa

德國機器和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也譯德國機械製造商協會)主席布魯克拉赫爾(Dieter Brucklacher)介紹說:「除上海或北京這樣的人口密集地區以外,我們的中型企業在中國越來越難聘請到高級管理人才。」德國這家知名聯合會的會員主要是中型企業,其中不少近年來在中國投資建廠。鑑於中國許多地方的高級管理人材有限,所以爭奪優秀人材的競爭非常激烈。在這場競爭中,中型企業常常輸給外國大型集團公司,因為後者在關鍵時候可以提供更優惠的條件,意即更高的報酬。

布魯克拉赫爾自己的公司——生產工具機床的藍幟(Leitz)公司就在中國經歷了這樣的教訓。他說:「當我們決定把工廠從上海遷到南京時,我們失去了四位高級管理人員,因為他們不願意離開上海。」

培訓作為經濟促進手段

現在,德國中型企業寄希望於德國魯爾區的一所高等專科學校,這所學校是埃森經濟管理學院(FOM)。該院與中國院校聯合辦學,以速成的、注重實踐的方式,培養中國學生的企業管理才能,試圖為解決中國越來越大的高級人材缺乏問題提供一臂之力。兩年前,這個學校開始在中國兩個地方培養學士學位的企業管理人材。學業開始前,學生必須先學習一年的德語。此外,在德實習一年也是教學大綱的內容之一,學生們可以借此機會實地瞭解德國企業的運作情況。

在埃森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赫爾邁耶(Burghard Hermeier)看來,他們的這個培養計劃是積極協助德國經濟界的做法。他說:「目前大約有1600家德國企業進駐中國。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合適的人手。中國勞動力市場的情況還比較混亂,企業只管手把手地教會員工做具體的工作就算了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培訓。」赫爾邁耶告知,美國人和澳洲人早就開始在中國開辦自己的學校和培養課程,遠比德國領先。

在中國建造鋁廠的德國Achenbach Buschhuetten公司的股東兼總經理巴爾滕(Axel Barten)也說:「中國正在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勞動力越來越貴,優秀專業人才稀少。」他表示,中國沒有很好的培訓體系。他本人對埃森經濟管理學院在德國培養的學生就印象很好。這些學生都是一邊學習,一邊下廠工作,畢業後的實際工作能力很不錯。埃森經濟管理學院的校務主任貝朔爾納(Harald Beschorner)告知,鑑於該學院在國內外的名聲很好,他們現在也在考慮是否把專業範圍擴大到工科。

缺少經理人才

但據德國機械製造廠家Klingelnberg公司董事長兼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副主席克林格恩貝格(Diether Klingelnberg)介紹,中國的工科人才足夠。他說:「中國每年有30萬名年輕的工程師畢業離校。中國缺的是經理人才,是具備領導才能、能大刀闊斧做明確決定的人才。」他認為,原因在於社會主義國家沒有這方面的傳統。

今年8月,埃森經濟管理學院的第一批中國學生來到了德國,進行為期一年的企業實習。然而,這些人將來是否真的在中國的德國企業工作並不是一個定數。畢竟,進駐德國的中國企業也越來越多,目前已有大約1000家中國企業在德國註册。德國機器和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一位女發言人說:「這些中國公司同樣也需要受過良好教育、掌握中德兩種語言的人才。」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