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未絶望 希望在民間

黃穎
2019年1月1日

2018年香港社會彌漫著一股低落的情緒,今年民間人權陣線(民陣)以"香港未完蛋 (絶望) ,希望在民間"為主題,期望重新團結民間力量,守護香港法治。

https://p.dw.com/p/3ArgE
China | Demokratiebewegung in Hongkong geht an Neujahr auf die Straße
香港元旦大遊行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元旦遊行於元旦日下午3時出發,以"香港未完蛋,希望在民間"為主題,遊行隊伍沿途高呼 "特首林鄭月娥下台"、"律政司鄭若驊下台"、"反對政治打壓"和"拘捕梁振英"等號。召集人岑子傑指出,過去一年,多項事件均令港人感到憤怒,憂心和絕望,包括香港眾志、工黨劉小麗、立法會議員朱凱迪被取消參選資格,剝奪香港人的被選權;此外,沒有準則的所謂紅線,接踵而來的政治打壓;更令人憤怒的是,律政司不就UGL案檢控前特首梁振英、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屋宇僭建不被控告,以及沙中線工程等等。岑子傑批評,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香港情況較梁振英政府時更差,希望元旦遊行能重新團結民間力量。

希望一直在民間 香港並未"完蛋"(絶望)

岑子傑強調,民陣希望告訴市民最重要的力量不在議會、法庭或政府,而是在於民間社會。他重申,2003年因為有50 萬市民上街抗議,才能守住23條不立法。雖然2014年"雨傘行動"未能成功,香港還未有普選,然而希望一直在民間,香港並未"完蛋"(絶望)。

China | Demokratiebewegung in Hongkong geht an Neujahr auf die Straße
香港元旦遊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P Photo/K. Cheung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劍華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當今香港社會氣氛低沉,"一國兩制"不斷被蠶食;2018年底,又出現律政司不就UGL案檢控前特首梁振英事件 ( 前特首梁振英涉嫌收取澳洲企業款項 ) ,而律政司的解釋毫無說服力,更扭曲了一向的政策,連前任檢控專員也出來反駁她。鐘劍華表示,過去一年來,香港市民目睹UGL事件、佔中事件的檢控、多個案件的復核等,看到香港以及北京政府都意圖用大陸那種隨意的方式來演譯法律。鐘表示,儘管政府暫時未能完全支配法庭,然而,這足已使律政署走向"大陸化"。過去一年,鐘認為,最大走向惡化的現象是官員的言論風格越來越像中共的官員幹部。

鐘劍華指出,現今香港社會彌漫著低落的情緒,怒氣無處宣洩,一方面看到政府強行霸道,另一方面,擁有權力的人連"毛澤東比耶穌還要偉大"的說話也說出來,這些令到香港市民更加氣憤;而官員的態度、言詞及口吻,越來越有中國官方色彩,這是令港人難於接受的。

失落及悲觀情緒彌漫

鐘劍華指出,相比起前幾年,2018年的社會氣氛還要差。他指出,元旦的主題"香港未元蛋",證明許多人感到香港已經完了,主題反映一股很強烈的社會情緒,社會上很多人確實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就連去捍衛原有的價值及生活方式的動機也感到乏力,甚至放棄;社會上不難聽見有些人說儲蓄足夠款便移民的聲音,年青一代普遍感到無所適從,他們把憤怒放在心裡,但與此同時也看不見出路,這種失落及悲觀情緒非常普遍。2018年底爆發的事件更令香港人憂慮,政府的公信力進一步下挫。根據過往經驗及政治理論,但凡政府失去公信力,任何議題都可以充滿爆炸性,因為政府已沒能力說服市民接納政府的施政,而2019年幾個具爭議的政治項目,包括23條立法、國歌法要上馬、填海工程要申請撥款丶甚至國民教育也要再討論,還有區議會選舉等; 鐘劍華認為,隨著政府的威信失效,這些議題將會在社會上引起更大的爭議。

China | Demokratiebewegung in Hongkong geht an Neujahr auf die Straße
「香港獨立」的旗幟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ZUMAPRESS.com

鐘劍華表示,參與遊行是希望喚醒大家要站出來,不要放棄自己。他盼望香港人能夠團結起來,悍衛核心的價值及底缐,這樣才可以改變建制派只敢擔當北京的傳聲筒,要求他們站在香港人的本位去為香港人發聲,這樣香港惡化的速度才得以減慢。

相信在關鍵的時候 香港人的力量將會再匯聚

香港眾志主席林朗彥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自從"雨傘運動"開始,他們就強調,希望在民間。過去幾年,他們動員很大力量在立法議會及參選工作,現在參選之路沒辦法繼續,然而他們看見民間仍然有一股力量,可以繼續推進工作;林指出,從早前反對政府提倡興建東大嶼人工島遊行,可謂一呼百應為例,看見香港市民仍然很關心香港前途。林朗彥認為,他們相信,希望在民間,是在體制以外,透過街頭活動、社會運動丶以及教育宣傳的工作,仍然可以去推動及改變社會。林朗彥強調,未來一年香港面對挑戰將會更大,包括興建人工島、23條立法等爭議性的議題,相信會再觸動起年青一代。林朗彥深信,在關鍵的時候,香港人的力量將會再匯聚,大家將會重新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