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穩定性究竟如何」?

2003年1月7日

新蘇黎世報用了一整版篇幅對中國進行了徹底的分析,提出了「中國的穩定性究竟如何」的問題。該版著重引用了英美等國的中國研究成果。

https://p.dw.com/p/36nc
中國人是求穩的專家圖片來源: AP

這些研究得出的看法迥然不同,從中國熱到中國覆滅論,各種說法都有。新蘇黎世報文章的作者試圖拋開這些極端的看法,首先列出實際情況,以中國的優勢為起點寫道:

「事實上,中國今天具有近代從未有過的如此多的財產,這樣它就能更好地成功駕馭內部和外部引發的危機。自蘇聯崩潰後,中國的邊界數百年來第一次不再受到強敵的威脅。北京擁有一支引人注目的高品質強大軍隊和警察部隊,它們處於當局的嚴格控制之下。中國具有一個覆蓋全國的有效行政系統,它可以動用龐大的金融資源,無論是私人儲蓄存款,還是外匯儲備。經過二十年狂飆式的經濟增長後,中國已具有比近代任何時期更好的基礎設施、生產力更高的經濟和更大的科研教育潛力。最近幾年,中國國內畢竟形成了一個廣闊的中產階層,他們迫切希望保持穩定和秩序。」

針對中國的這些優勢,新蘇黎世報也列出了一系列中國現實存在或潛在的弱點。新蘇黎世報寫道:

「強敵的消失可能誘發國家的傲慢,警察機器可以並已被用來鎮壓政治上或社會上不受歡迎的力量,行政部門變得無效和腐敗,負債過度的銀行系統危及金融健康,經濟高速增長破壞了環境,造成了貧富兩極分化和社會斷層。難道這一切不是出現不穩定形勢的前兆嗎?對任何成功的人,未來都會提出難以預計的問題,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十分困難,因為我們不僅要考慮嚴酷的現實,也要考慮漫長的過程。這裡不僅在於坦克和導彈的數量,也在於使用這些武器的原則,這些原則將逐漸進化。不僅在於生產多少噸鋼鐵、多少輛汽車,也在於任何建立一個欣欣向榮的經濟不可缺少的法制國家;不僅在於每月發的薪水多少,也在於公民的政治解放。」

鑑於這些矛盾的存在,新蘇黎世報的文章避免對中國未來的道路作出明確的預測。它提請西方不要持有過度偏見,文章寫道:

「可以肯定的是,持有歐洲中心論偏見的人不能相應地理解中國的發展。這些偏見中有一個廣泛流傳的看法,它認為中國的精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他們無視政權面臨的政治挑戰。同樣,還有一個看法認為,今天的中國社會是一個沒有價值觀、沒有傳統的社會,是倫理的真空,只有玩世不恭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新蘇黎世報的文章最後還是作出了一個謹慎的判斷:

「與國際媒體中的悲觀聲音相比,今天的中國穩定多了,最近數十年內,中國擴展了自己戰勝危機的能力,我們不僅首先可以考慮到中國的軍事硬體,也可以考慮到中國的社會發展和歷史經驗,其中包括1989年的悲劇。另一方面,不排除中國出現危機和重大事件的可能性。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點上出現的不安定和地方性的秩序混亂正是社會問題的反映,它使當局越來越不安。中共黨代會期間,人們可以看出,政府已把日益增長的失業問題看作是對國家政治和社會穩定的一個主要挑戰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