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企業如何發現新大陸德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7月4日

直至上世紀末,中國在德國的企業(所謂中資企業)還基本上都是貿易型的。建立生產企業的嘗試不多,且紛紛失敗。現在,中國企業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似乎重新發現了德國。有關專家甚至說,中國企業將「接管世界」。

https://p.dw.com/p/6sTr
布呂爾的這家賓館也是中國影響的佐證圖片來源: AP

Mode Contor是中紡總公司設在漢堡的子公司,擁有12名員工。他們到漢堡來,任務是跟德國時裝設計師們一起建設一個新的時裝名牌。中紡原來是下屬於中國對外經貿部(現名商務部)的十幾個國家級大型外貿公司之一。原來是純粹的外貿公司,後來不斷建設自己的生產基地,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的紡織品生產集團。

中紡屬於最早到漢堡來的中國企業之列。90年代中由於規模過大,曾經在漢堡就地一分為二,把所謂兩紗兩布和服裝等分開。在近10年裡,中紡經營的時裝雖說都是made in China,但多為集團內工廠為名牌們加工的產品,服務於H&M, C&A, Tom Tailor等德國歐洲品牌。

現在,這家新的子公司要打名為「M」的女裝品牌。公司總經理王岩(音)說,也許會選擇捷徑,購買德國現成的工廠+品牌,「中紡至今還沒有買過德國企業,但正在繼續跟蹤這種可能性。」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境外,在歐美建立子公司。據此間企業咨詢公司Bain & Company估算,中國的境外投資到2015年時將達今天的9倍,達650億美元。這家公司說,中國流向歐洲的投資,絕大部分將落在德國。Bain公司經理烏韋.萊納特說:「德國作為生產地每年將從中得益1萬個新的工作崗位。」

走向德國的途中,漢堡始終是中國企業的首選。90年代中,漢堡的中資企業已經達到200多個,其中包括中遠、中紡、中化、糧油、中國銀行、寶鋼等國家級大企業。據半官方的漢堡市經濟促進協會稱,去年漢堡就新增了42家中國企業,使中國在漢堡企業總數達到了360家。

只是漢堡中國企業的一般規模還不大,平均有5名員工,平均營業額達300萬歐元。Bain公司的萊納特說:「約80%是小企業,大企業是例外。」漢堡中資企業裡,最大的是中遠歐洲公司及其所屬子公司,目前擁有183名員工,其中160人是德國人。

現在,中國私人企業家腰包裡錢越來越多,也願意投在國外。但是,星期天世界報認為,「在紅色資本家們的擴張計劃裡,歐洲絕沒有優先地位。」歐洲國家有太多的語言,相比較下,美國只有一種語言,佔了一定的優勢。但是,中國人從另外的角度重新發現了德國:以德國為出發點的歐洲市場、德國的技術、德國的品牌。中國企業家蔣洲舉他的行業為例:與其它行業相比,德國機械製造業在技術上今天仍然領先於全世界,所以中國人對之非常感興趣。蔣先生兩年前買下了德國東部布蘭登堡州拉騰瑙的一家鋼瓶廠,接管了其42名員工。現在他正在籌劃購買其它德國工廠(參見德國之聲文章「 無聲無息的大潮:中國去年買下近三百德國企業」)。

買下拉騰瑙的工廠後,繼續在德國生產,這在中國企業購買德國企業方面是罕見的例外。德國的薪水成本高達中國的20倍,最近看到一位中國專家文章,甚至稱達37倍。曾經在海德堡學習企業經濟學的29歲蔣洲的解釋是:「我們需要高度專門化的生產材料,這些在中國還是無法得到的。」他最頭疼的不是薪水成本,而是德國的勞動法規,用他的說法是這「讓我們中國人真的感到害怕。」因為,老闆無法完全自己決定開除誰留用誰。

Bain公司經理萊納特把中國人走向世界分成3次浪潮,第1次浪潮是「一開始時的薪水差」,即利用中國與西方的薪水成本的巨大差距廉價攻打世界;第2次是「培養高品質的員工來拷貝西方的技術型產品」;第3次是:「下一步,中國企業接管世界。」

這個「三次浪潮論」有點失於「魯莽」。且不說其立論正確與否,就說這「3次」,本身也是互相穿插的,或者說,每次來潮,並沒有退下去,已經混在了一起。「利用薪水差」方興未艾,拷貝西方技術產品也是「歷史悠久」。90年代中,蔡司公司主管中國業務的先生就對筆者說過,他到中國西南去,看到那裡明顯模仿蔡司的醫用顯微設備明著放在哪裡,回來後,跟公司領導層建議:就是出於這一點,我們也必須進入中國去生產。至於「中國企業接管世界」,說得有些誇張了,但確也反映了東方的一個潮流和西方的一個心理。這個潮流,確實是最近剛剛開始洶湧起來(並非以前沒有)。

當然,中國收購德國企業的嘗試,以前確實不多,而且多半失敗。最著名的例子是90年代中期上海鉛筆一廠購買德國東部一家鉛筆廠。當時德國媒體也報得很多。由於是東部企業,德國還補貼800萬馬克。但由於不瞭解,不理解德國的習慣(比如為什麼德國總經理要分紅50%),最後失敗了。除此以外,還聽說過中國企業收購了東部一家自行車廠。

除了中國企業收購德國企業的潮流開始洶湧外,傳統的形式也開始有所改變或者增強。比如,中國海運集團1999年時在漢堡還只有10名員工,現在發展到了100名,年營業額增長率高達20%。目前,該公司投資1600萬歐元,正在漢堡建一座辦公樓。總經理於增剛(音)說:「我們要在今後30年裡從這裡出發服務歐洲。」

在其它傳統的中國企業在德集居地如法蘭克福、杜塞道夫、科隆,中資企業這些年不斷發生一些變化,但總的也是來的比去的多。比如,中國有色進出口總公司德國公司原來設在杜塞道夫,後來因國內公司改組解體而消失。但五礦、江蘇的代表處等還堅守在這個原來的德國重工業中心,武鋼、攀鋼相繼到來。上周,在江陰私人企業大張旗鼓地開張杜塞道夫中國中心時,無錫市也在這裡建立了代表處(參見附上的德國之聲中文錄音報導)。

看看杜塞道夫新的中國中心那中國傳統+現代「五星級」建築,真有一種感覺:現在是中國在喚醒睡著了的德國,給這裡帶來生氣。而,德國和西方其它國家正處在被中國企業重新「發現」的過程中。(平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