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企业如何发现新大陆德国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7月4日

直至上世纪末,中国在德国的企业(所谓中资企业)还基本上都是贸易型的。建立生产企业的尝试不多,且纷纷失败。现在,中国企业就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似乎重新发现了德国。有关专家甚至说,中国企业将“接管世界”。

https://p.dw.com/p/6sTr
布吕尔的这家宾馆也是中国影响的佐证图像来源: AP

Mode Contor是中纺总公司设在汉堡的子公司,拥有12名员工。他们到汉堡来,任务是跟德国时装设计师们一起建设一个新的时装名牌。中纺原来是下属于中国对外经贸部(现名商务部)的十几个国家级大型外贸公司之一。原来是纯粹的外贸公司,后来不断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的纺织品生产集团。

中纺属于最早到汉堡来的中国企业之列。90年代中由于规模过大,曾经在汉堡就地一分为二,把所谓两纱两布和服装等分开。在近10年里,中纺经营的时装虽说都是made in China,但多为集团内工厂为名牌们加工的产品,服务于H&M, C&A, Tom Tailor等德国欧洲品牌。

现在,这家新的子公司要打名为“M”的女装品牌。公司总经理王岩(音)说,也许会选择捷径,购买德国现成的工厂+品牌,“中纺至今还没有买过德国企业,但正在继续跟踪这种可能性。”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境外,在欧美建立子公司。据此间企业咨询公司Bain & Company估算,中国的境外投资到2015年时将达今天的9倍,达650亿美元。这家公司说,中国流向欧洲的投资,绝大部分将落在德国。Bain公司经理乌韦.莱纳特说:“德国作为生产地每年将从中得益1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走向德国的途中,汉堡始终是中国企业的首选。90年代中,汉堡的中资企业已经达到200多个,其中包括中远、中纺、中化、粮油、中国银行、宝钢等国家级大企业。据半官方的汉堡市经济促进协会称,去年汉堡就新增了42家中国企业,使中国在汉堡企业总数达到了360家。

只是汉堡中国企业的一般规模还不大,平均有5名员工,平均营业额达300万欧元。Bain公司的莱纳特说:“约80%是小企业,大企业是例外。”汉堡中资企业里,最大的是中远欧洲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目前拥有183名员工,其中160人是德国人。

现在,中国私人企业家腰包里钱越来越多,也愿意投在国外。但是,星期天世界报认为,“在红色资本家们的扩张计划里,欧洲绝没有优先地位。”欧洲国家有太多的语言,相比较下,美国只有一种语言,占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人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发现了德国:以德国为出发点的欧洲市场、德国的技术、德国的品牌。中国企业家蒋洲举他的行业为例:与其它行业相比,德国机械制造业在技术上今天仍然领先于全世界,所以中国人对之非常感兴趣。蒋先生两年前买下了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拉腾瑙的一家钢瓶厂,接管了其42名员工。现在他正在筹划购买其它德国工厂(参见德国之声文章“ 无声无息的大潮:中国去年买下近三百德国企业”)。

买下拉腾瑙的工厂后,继续在德国生产,这在中国企业购买德国企业方面是罕见的例外。德国的工资成本高达中国的20倍,最近看到一位中国专家文章,甚至称达37倍。曾经在海德堡学习企业经济学的29岁蒋洲的解释是:“我们需要高度专门化的生产材料,这些在中国还是无法得到的。”他最头疼的不是工资成本,而是德国的劳动法规,用他的说法是这“让我们中国人真的感到害怕。”因为,老板无法完全自己决定开除谁留用谁。

Bain公司经理莱纳特把中国人走向世界分成3次浪潮,第1次浪潮是“一开始时的工资差”,即利用中国与西方的工资成本的巨大差距廉价攻打世界;第2次是“培养高质量的员工来拷贝西方的技术型产品”;第3次是:“下一步,中国企业接管世界。”

这个“三次浪潮论”有点失于“鲁莽”。且不说其立论正确与否,就说这“3次”,本身也是互相穿插的,或者说,每次来潮,并没有退下去,已经混在了一起。“利用工资差”方兴未艾,拷贝西方技术产品也是“历史悠久”。90年代中,蔡司公司主管中国业务的先生就对笔者说过,他到中国西南去,看到那里明显模仿蔡司的医用显微设备明着放在哪里,回来后,跟公司领导层建议:就是出于这一点,我们也必须进入中国去生产。至于“中国企业接管世界”,说得有些夸张了,但确也反映了东方的一个潮流和西方的一个心理。这个潮流,确实是最近刚刚开始汹涌起来(并非以前没有)。

当然,中国收购德国企业的尝试,以前确实不多,而且多半失败。最著名的例子是90年代中期上海铅笔一厂购买德国东部一家铅笔厂。当时德国媒体也报得很多。由于是东部企业,德国还补贴800万马克。但由于不了解,不理解德国的习惯(比如为什么德国总经理要分红50%),最后失败了。除此以外,还听说过中国企业收购了东部一家自行车厂。

除了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的潮流开始汹涌外,传统的形式也开始有所改变或者增强。比如,中国海运集团1999年时在汉堡还只有10名员工,现在发展到了100名,年营业额增长率高达20%。目前,该公司投资1600万欧元,正在汉堡建一座办公楼。总经理于增刚(音)说:“我们要在今后30年里从这里出发服务欧洲。”

在其它传统的中国企业在德集居地如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科隆,中资企业这些年不断发生一些变化,但总的也是来的比去的多。比如,中国有色进出口总公司德国公司原来设在杜塞尔多夫,后来因国内公司改组解体而消失。但五矿、江苏的代表处等还坚守在这个原来的德国重工业中心,武钢、攀钢相继到来。上周,在江阴私人企业大张旗鼓地开张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时,无锡市也在这里建立了代表处(参见附上的德国之声中文录音报导)。

看看杜塞尔多夫新的中国中心那中国传统+现代“五星级”建筑,真有一种感觉:现在是中国在唤醒睡着了的德国,给这里带来生气。而,德国和西方其它国家正处在被中国企业重新“发现”的过程中。(平心)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