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焦點:克裡誓言要克布希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7月31日

美國大選本周進入100天倒計時。7月26日至29日舉行的民主黨黨代會將兩大政黨最後階段的角逐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在盛況空前,耗資9500萬美元的「會議秀」上,馬薩諸塞州參議員約翰•克裡正式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裡新近推出的競選搭檔-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愛德華茲獲得該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民主黨群情鼎沸,團結一致,誓言問鼎白宮。

https://p.dw.com/p/5NaV
克裡塑造越戰英雄形象圖片來源: AP

「我們有能力去改變這個世界。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只能靠我們對自己價值觀的忠實。這必須從對美國人民說真話做起。當選總統後 - 這是我今天對你們立下的第一個誓言 –,當選總統後,我將使白宮重新贏得信任和信譽!」

在巨大的星條旗和紐約夜景襯托下的波士頓民主黨黨代會會場,約翰.克裡在他一生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講話中展示了一個美國未來的領導人所應當具有的風范。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將成為一個讓人崇敬,而不是令人生畏的國家,美國將重新樹立起國際威望,重新將傳統的盟友團結在一起。但是,一旦美國的安全受到威脅,他將不惜一切,毫不猶豫地捍衛自己的國家:「對於任何襲擊,我們必將做出迅速的回答。」

在45分鐘鬥志昂揚的講話中,克裡對他領導下的美國的內政外交勾勒了一幅鮮明的藍圖:他將擴充美國軍隊,增加4萬名士兵,但是,在伊拉克的問題上,他將更多地依靠盟友的支持:「我們需要一個有能力將盟友爭取到自己一邊,與我們分擔責任,從而減輕美國納稅人的負擔,減少美國士兵風險的總統。」

在美利堅民族誕生的搖籃波士頓,克裡突出了自己作為美國價值的捍衛者的形象。而4000多名與會的民主黨人士,也在為期四天、耗資9500萬美元的盛會中展示出空前的團結。據華盛頓佩尤民眾和輿論調查中心在7月8日至18日期間所做的一項民意調查,克裡的民眾支持率已略高於布希。民眾認為,民主黨能比共和黨更好地處理經濟,教育,醫療,環境方面的問題。不過,在反恐問題上,共和黨的支持率為45%,比民主黨高出1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兩組競選搭檔實力不相上下,克裡與愛德華茲的支持率為46%,布希與切尼的支持率為44%。

製造「克裡神話」,較量才剛剛開始

但是,每個人也都清楚地知道,最激烈的選戰不過才剛剛拉開序幕,「超級星期二「的輝煌並不能掩蓋克裡「個人魅力「的不足。而節日氣氛下的黨代會正是要給「克裡神話「的誕生添加催化劑。克裡正式出場前,民主黨眾星捧月,為克裡的形象冠上了閃亮的光環。風度翩翩的公眾寵兒,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盛贊克裡在越戰中救助戰友的英雄行為,在最困難的情況下表現出的遠見,勇氣與忠誠。美國好比一條船,而克裡正是美國人需要的舵手:「我們應該選出一名勇敢而優秀的人作為我們的船長,他知道如何駕船駛出險灘惡水。為了我們的這一使命,我們今夜聚集在這裡,用一個響亮的聲音告訴美國:讓克裡去吧!」

黨代會的參加者們為克裡的英雄業績,為這場秀而感動,歡呼。15000名參加報導的新聞記者用音像,用圖片,用文字讓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感受到會場中洋溢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義感。每一次奏響國歌,每一次提及9.11事件以及事件的罹難者,代表們都全場起立。民主黨希望通過此次黨代會達到超越黨派界限的舉國一致的團結,讓所有的美國人都意識到,11月2日的選舉關係到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政治前途和命運。民主黨鋒芒直向布希最為薄弱的環節:得罪盟友,不能自圓其說,造成900多名美國士兵喪生,又因虐囚事件使美國的聲譽一落千丈的伊拉克戰爭。

所有發言的民主黨人士都批評布希的伊拉克戰爭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違背了美國的民主原則。參議員特德.甘迺迪說:
「現任政府傷害了我們長期的盟友,不僅沒有讓美國變得安全,而且使美國變得更不安全。布希的政策使打擊恐怖主義, 打擊基地組織的這場真正的戰爭變得非常困難。」

夫唱婦隨,克裡夫人大誇自己的丈夫

克裡的夫人特雷莎在講話中強調布希的失敗,而她的丈夫克裡,一個愛國主義戰士卻知道如何去吸取越南戰爭的教訓。克裡因在越戰後的反戰言論等被反對者批評為搖擺不定,有機會主義傾向。特雷莎予以了堅決的反擊:「那些刻在墓碑上的在越戰中死去的他的一個個戰友的名字,代表著如果一個領導人將固執當作強大會使美國付出什麼樣的可怕代價。」

在非洲長大的特雷莎用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葡萄牙語五種語言呼籲人們支持克裡。這位個性鮮明的獨立女性最終堅決站在支持克裡競選總統的立場上,連家族中的不少人也感到非常吃驚。特雷莎的第一個丈夫,1991年在一次飛機失事中遇難身亡的約翰.海因茲是共和黨參議員,特雷莎曾堅決反對他參加總統競選。1995年,擁有海因茲家族上億資產的特雷莎嫁給了和她一樣熱衷於公益活動和環保,有著共同天主教信仰的克裡。特雷莎曾對記者說,克裡能用拉丁文禱告,讓她非常贊嘆,用她的話說:「這樣的男人能有幾個?」如今,她要支持自己傾慕的人承擔更為艱巨的使命,獲得世界最強大國家的最高職位。

副總統候選人愛德華茲要賺足同情票

英俊而充滿活力,素有君子之風的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愛德華茲也是克裡的一張競選王牌。愛德華茲出身於貧寒之家,他本人就是機會無窮的美國夢的寫照。儘管從政只有幾年時間,但這位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的參議員卻深受公眾喜愛。愛德華茲表示將堅決與恐怖主義作鬥爭,在新總統的領導下,美國將加強聯盟,爭取北約對伊拉克的支持,幫助伊拉克削減債務。談到經濟和內政問題,愛德華茲警告人們不要忘記美國的3500萬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美國人:「我們不僅要談貧困問題,還要對此採取行動。我們有著一個道義上的責任。在我們這個富裕社會中間,還有孩子餓著上床,沒有暖和的衣服。上千萬美國人拚命工作,掙的卻是最低的薪水。許多家庭生活在貧困中。這是不應該的。」

愛德華茲承諾在克裡政府下將提高最低薪水,改善對兒童和家庭的健康保護。而為此所需的資金則來自於取消布希實行的對富人減稅的政策。

「華氏9.11」切中佈什要害

彷彿為民主黨黨代會助威,邁克爾.摩爾抨擊布希總統的紀錄片「華氏9.11」在美國的票房收入突破1億美元,創下了紀錄片的最高紀錄。片中記錄了布希在擔任總統的頭8個月中在農場渡假,釣魚,打高爾夫球的逍遙,然後以特寫鏡頭瞄準了布希在一所小學參觀時聽說9.11襲擊後的令人吃驚的無助模樣。他隨手翻起一本小學課本。整整7分鐘,這位在一場充滿爭議的選舉中勉強獲勝的美國總統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華氏9.11是一部主要為美國人,而不是歐洲人製作的重要影片。和有著相當程度新聞自由的德國不同,在美國,屬於大型康采恩的新聞媒體主導著一切,甚至不允許死亡士兵和死者靈柩的畫面與公眾見面。

德國自民黨政治家威斯特維勒認為,即便克裡當選,美國的外交政策也不會出現180度的大轉彎。但是,不管誰當政,兩國政府都必須相互溝通,以共同價值為重。許多德國政治家也持相同觀點。

迄今為止,克裡已經籌集了1億8000萬美元競選資金,雖略遜於布希的2億1800萬競選資金,卻已大大超出觀察家們的預料。克裡在各個社會族群中謀求支持,包括華裔選民,為此還專門創辦了競選中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