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普丁向北京作出的無奈之舉

2024年5月23日

普丁今年5月訪問北京和哈爾濱,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提出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加強投資合作,開展工業、高科技產業合作生產。該話題得到的關注並不多。但恰恰是中國幫助開發俄羅斯遠東地區這一發展,將對今後的烏克蘭戰爭和全球經濟整體發展起到生死攸關的聯繫。

https://p.dw.com/p/4gBre
俄羅斯太平洋岸港口東方港(Vostochny Port)
俄羅斯太平洋岸港口東方港(Vostochny Port)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TASS/Y. Smityuk

 (德國之聲中文網)提起遠東,許多中國人依然還保存著被沙皇時期俄國人搶佔領土的悲慘記憶。一百多年前,孱弱的清政府無力抵抗,先後同俄國簽下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割讓了整整1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連同烏蘇裡江以東地區全部被俄國搶佔。有統計稱,截至1945年,沙皇以及後來的蘇聯共佔領中國的領土達588.38萬平方公里。

蘇聯的許諾和習近平的默認

早在1919 年和 1920 年,蘇聯外交事務副人民委員列夫‧加拉罕向中國提出建議,承諾將 "沙皇政府奪走的一切 "歸還給中國人民。隨後蘇聯政府的《加拉罕宣言》明確表明 : "要把從中國人民手中奪走的東西歸還給中國人民,首先必須結束強盜對滿洲和西伯利亞的侵略"。

自 2014 年入侵克裡米亞以來,俄羅斯一直聲稱自己是蘇聯的合法繼承者,既然是這樣,那麼莫斯科也有責任履行蘇聯在《加拉罕宣言》和最終將現在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歸還中國方面的這些尚未兌現的承諾。

普丁從上任以來,對解決中國與俄羅斯領土爭端,已經作出了一系列姿態。按照中國官方的說法,普丁領導下的俄羅斯先後四次歸還了中國面積共達173平方公里的領土。這相比上面提到被佔領的588.38萬平方公里,實在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和俄羅斯總統普丁2001年7月在莫斯科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和俄羅斯總統普丁2001年7月在莫斯科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被中國官方操縱的那些所謂的"民間媒體",大肆為此唱贊歌,把普丁行動解讀為他有誠意的表現,同時又認為俄羅斯顯然默默地承認了當初清朝跟俄國沙皇政府簽訂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但就是一字不提被蘇俄佔領的總面積。這當然跟如今習近平決定跟普丁共同建立反美的聯盟有著直接的聯繫。顯然,習近平領導的政府有意不提2008年江澤民領導的政府跟俄國簽署協議。該協議實際上已經明確了邊境的劃分,默認了大批沙皇俄國和蘇聯佔領的土地;而普丁在簽訂協議之前的"慷慨",實際上是他僅僅為了為簽約而製造一種氛圍而已,但中方卻把它看成是普丁的誠意。

普丁態度大轉彎

普丁自己知道,俄羅斯遠東地區不少領土在清朝時候屬於中國。俄羅斯在那裡人口稀少,蘇聯解體以來,那個地區一直存在一種擔憂,即一旦邀請中國來一起開發遠東地區,會不會重新喚醒一些歷史記憶。或者因為人口稀少,莫斯科是否會因請中國人進來而逐漸失去對該地區的影響和控制力。 正是因為如此,莫斯科對北京提出的共同開發遠東地區的訴求一直並不熱心。 要知道,中國官方早在2018年就發表了"中俄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發展規劃 (2018-2024 年)",但直到烏克蘭戰爭之前,俄方並沒有作出積極的反應。因為直到戰前,俄羅斯與歐洲的生意火熱,開發遠東根本不是莫斯科重點考慮的事項。 而現在,莫斯科不僅丟失了歐洲,而且自己的工業尤其是軍工業如果沒有中國就無法發展。為此,普丁下了狠心,決定對中國作出更大讓步,但同時也為俄羅斯持續這場烏克蘭戰爭以及今後其他的戰事,提供更堅實的基礎。普丁最近對北京和東北的黑龍江省的訪問,表明他對中國開發遠東地區的徹底認可。

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4年5月16日簽署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聲明
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4年5月16日簽署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聲明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ov/AFP/Getty Images

俄羅斯開放遠東地區這一喜訊對習近平領導的中國來說,也可謂難得的機會。中國在大幅度減持了美國國債後,正好可以利用這個資金來對遠東進行投資。 北京如此做的目的是一方面開發那裡豐富的資源,並運回中國,從而保證自己的製造業能建立起一個不受西方影響的供應鏈。另一方面,也是拯救俄羅斯的軍工業和其他的工業。而對俄羅斯來說,現在非常需要外部投資,更需要通過更快地出售資源從而獲得繼續打仗的資金。 而北京也知道,俄羅斯現在如此向中國開放資源和市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誰都說不好,一旦戰爭結束,一旦普丁不在位,俄羅斯是否還會如此慷慨。

遠東總面積有621.59萬平方公里,而那裡的人口只有629萬,換言之,平均每平方公里才一個人。中俄開發目前則集中二個重點地區。一個是黑龍江和烏蘇裡江交界的地方,那裡有一個黑瞎子島,還有中文名字叫伯力的俄羅斯大城市,有62萬人口。另一個是圖們江河口附近,那裡附近有人口60萬的海參威,而中國國境離日本海出口只有15公里(圖們江出海口的最後15公里是俄羅斯和北韓的邊境)。俄羅斯打算利用中國的財力和製造業的技術,把這兩個地區打造成一個超大型的經濟特區。

當然,為了使得中國大貨輪重新獲得出海可能,北京還期待普丁在不久的將來與北韓協商。因為只有俄羅斯和北韓雙方同意,中國才能在圖們江為大貨輪開闊航道,改善那裡的通航條件,並且重新建起一座能讓貨輪通過的大橋,用以代替目前的低矮的大橋,後者是現在中國貨輪從圖們江走向日本海的障礙。

俄羅斯戰略中心的轉移

這次普丁訪華允許中國開發遠東地區,建立超大經濟特區,是俄羅斯戰略中心轉移的一個重要標誌,但這一決定,早在去年已開始實施。俄羅斯《獨立報》當時披露了中俄雙方在普習會面時約定一些內容。即中方將直接與投資俄羅斯79個重大項目,投資總額將超過1600億美元。其項目範圍涉及關鍵基礎設施、訊息產業、能源礦業等等。 而所謂的訊息產業和關鍵基礎設施,都直接關連到俄羅斯的軍工產業,也是今後發展的立國之本。這些本來在俄國屬於安全系數很高的部門,都向中國開放了,而且遠東的各種資源也將向中國開放。截至2023年年底,俄遠東地區有中資參與的投資項目已達49個,總投資額近90億美元。比較上面提到的計劃中的投資總額,顯然距離很大,而今年將是完成目標一個關鍵一年。

對西方的警示

這一切意味著,中國在今後1-2年內就會在俄羅斯幫助建立譬如能生產軍民兩用設備的產品。這將大大提升俄羅斯軍工業作為戰爭機器的運作能力。而且,即便有的產品不在俄羅斯生產,由於現在中俄口岸過貨能力與通關效率不斷得到提升,也將加速俄羅斯戰爭期間需要的產品的運送。  目前,黑龍江省總計有19個中俄邊境口岸,雙方正加速推動口岸現代化改造。 當然,北京也是遠東開發最重要的得利者, 中國將能為製造業獲得更多原料。 換言之,俄羅斯正在不斷增強它長期作戰的工業基礎。這將大大削弱西方各國對其軍工能力的制裁力度,也將大大削弱對中國因為提供給俄羅斯軍民兩用產品而實行"次級制裁"的威嚇力。西方國家和烏克蘭應該意識到,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在烏克蘭戰場上戰勝或遏制俄羅斯,會更加困難。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