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解碼中國:北京與莫斯科肩並肩

當遠
2024年5月20日

俄羅斯總統普丁到訪中國,希望加強雙方經濟合作,也為其對烏戰爭尋找資助。專家對中國是否扮演調停者的角色表示懷疑。

https://p.dw.com/p/4g3yG
俄羅斯總統普丁到訪中國,受到最高規格迎接
俄羅斯總統普丁到訪中國,受到最高規格迎接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ev/TASS/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如果想給談話夥伴留下深刻印象,就要拿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俄羅斯總統普金時說:"這些年來,我與您先後進行了40多次雙邊會談。""中俄建交已有四分之三個世紀。中俄關係經歷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值得雙方倍加珍惜和呵護。"

俄羅斯總統普金在上周剛剛開啟為期六年的第五個總統任期後,將中國作為首次出訪國。對克里姆林宮而言,與中國保持肩並肩的密切合作極其重要。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在國際上受到孤立。來自歐盟和美國的制裁令該國陷入經濟困境。普丁於一周前任命經濟學家別洛烏索夫(Andrej Beloussow)為國防部長。此次出訪中國,別洛烏索夫亦有隨行。普丁清楚地知道作為經濟學家的新任防長的專業知識對於眼下的局勢有多麼重要。俄羅斯軍工武器生產亟需中國提供原材料。

富有象徵意義的會晤

普丁和他"親愛的老朋友"習近平再次握手。普丁稱,俄羅斯與中國在戰略夥伴關係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則以北京烤鴨、海參和奶油蝦鱸魚為客人設盛宴款待。

人們對於中國是否認真對待調停者的角色存疑。香港全球化中心(CGHK)主席邱震海(Peter Qiu)表示,現在關鍵不是兩國是否想要展示"完全團結一致"的問題,而是"他們必須這麼做。"

普丁於當地時間5月7日中午12點在克里姆林宮正式開啟其第五個總統任期時,中方沒有任何高層官員出席莫斯科的就職典禮。彼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乘坐專機從巴黎飛往貝爾格萊德,此前習近平已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就烏克蘭戰爭進行交談,隨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加入會談,後者就貿易問題呼籲為歐洲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首席分析師萊加達(Helena Legarda)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首席分析師萊加達(Helena Legarda)圖片來源: Marco Urban/MERICS

"普丁此次訪華是在習近平歐洲之行回來後立即進行的,傳達出這樣一個明確的訊息,即中國和俄羅斯仍視對方為首選合作夥伴,並在尋找加強雙邊關係的機會,特別是在經濟領域,"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首席分析師萊加達(Helena Legarda)表示,"儘管要面臨因烏克蘭戰爭及美國制裁而帶來的來自西方不斷增大的壓力,這種雙邊關係仍將持續下去。"

政治巨人,經濟侏儒

對於北京來說,俄羅斯是一個政治盟友,因為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任常任理事國。此外,俄羅斯今年還接任了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金磚國家一個由全球南方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的聯盟。

然而,與中國相比,俄羅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卻是經濟上的矮子。據估計,俄羅斯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約合2兆美元,僅略高於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

於此同時,雙邊貿易在不斷增長。2018年,雙邊貿易額為1000億美元。至2024年,這個數字已經翻了一番還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本周四(5月16日)在普丁與習近平會晤後援引莫斯科經濟部消息稱,至203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將達到3000億美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5月16日共同出席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專場音樂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5月16日共同出席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專場音樂會圖片來源: Sergei Guneyev/AFP/Getty Images

"俄羅斯希望中國對致力於進一步加強經濟交流做出明確承諾,"香港全球化中心主席邱震海說道。5月17日,普丁開始了訪華行程第二站 - 參觀中國北方城市哈爾濱的一個貿易博覽會。俄羅斯打算在那裡設立一個名為"俄羅斯美食"(Good Food Russia)的農產品批發中心:產品包括肉類、糖果、魚類和乳製品等。

中俄日益增長的貿易潛力不僅僅源於俄羅斯與中國的夥伴關係,上海華東師范大學(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俄羅斯問題專家萬青松(Wan Qingsong)對英國廣播公司 BBC表示。"這種推動力來源於西方國家的壓力。中俄兩國企業因此被激發出更大的熱情來強化經濟合作。"

中俄關係:真朋友還是權宜合作?

俄烏戰爭問題毫無進展

希望習近平就烏克蘭戰爭問題向普丁施壓的人會感到失望。中俄簽署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針對俄烏戰爭的內容毫無新意 - 兩國領導人均反對烏克蘭戰爭進一步升級,並表示對"政治解決方案"感興趣。習近平重申,中國保持客觀公正立場。他強調,必須建立一個均衡、有效和可持續的新型安全架構。

但聲明中所指的是整個歐洲。"中方期待歐洲大陸早日恢復和平穩定,並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儘管北京沒有譴責這場戰爭,但明確表示與使用核武器保持距離。本周四,習近平和普丁呼籲在核大國和其他軍事聯盟之間建立緩沖區。聲明中指出,"不應通過擴張軍事聯盟和同盟,以及在抵近其他核武器國家邊境地區建立軍事基地,特別是預先部署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和其他軍事戰略性設施等方式侵犯彼此的切身利益"。

該聲明主要針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計劃。早於2008年,烏克蘭就與喬治亞获得了加入北約的希望。俄羅斯也將北約東擴作為入侵烏克蘭的理由。

萊加達表示,對於烏克蘭及其盟友來說,中國是一個難以接受的調解者。"迄今為止,中國對於真正參與調解進程、進行緩和談判、協商讓步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等一系列艱巨工作所展現的意願十分有限,"萊加達說道。"中國領導人更加重視並優先考慮地緣政治利益,似乎對擔任調解這一角色並不真正感興趣。"

萊加達認為,俄羅斯也絕對不會對中國完全言聽計從。"儘管北京確實對俄羅斯有一些影響力,尤其是俄羅斯現在在經濟上更加依賴中國,但習近平在烏克蘭問題上對普丁施加強大影響力的可能性實際上可能比人們想像的要有限得多。"她補充說,有效的調解雖然不需要完全的中立,但有一個前提是必需的,即衝突各方均需視調解者為"誠實的"。而到目前為止,對中國的看法並非如此。

"解碼中國"是德國之聲的一個系列節目,從德國和歐洲的角度對中國在當前國際問題上的立場和論點進行批判性解讀。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