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延长工时是拯救经济的灵丹妙药?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3月30日

各联邦州州长上周四决定解除与德国西部政府公务员签署的工作时间协议,目标是将现有工作时间从每周38,5小时提高到40小时。巴伐利亚州州长施托伊贝尔甚至提出每周工作42小时,并为此提出理由:公务员由此可以成为经济界的榜样。

https://p.dw.com/p/4qme
包括警员在内的国家公务员每周工作时间又回到40小时图像来源: Das Fotoarchiv

长期以来,德国人每周的工作时间一直在缩短。例如,过去十年,在德国最大的经济部门-拥有300多万人的金属和电气工业,西部地区雇员每周一直工作35小时。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公务员已经恢复每周工作40小时,联邦、各州以及地区的工人和职员每周工作时间也将延长1个半小时。各州州长以少有的一致宣布解除与雇员之间的相关劳资协议。基民盟和基社盟的高层人士认为这是向私有经济发出的信号。

德国国民经济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不难想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经济界的日子还会越来越难过。为此经济界必须保持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挽起袖子来大干,不光要加大工作繁重程度,同时也要延长工时。而雇员并不会为此得到相应的报酬,多干并不多得。工会组织认为这是对社会福利体制的挑战,并准备在必要情况下组织罢工予以抵制。这是目前工时讨论的现状。
可惜的是,现在双方又要展开滔滔辩论了,而辩论的内容却偏离事件的核心。这令人感到遗憾。因为一揽子解决方案对于日常工作来说于事无补。例如,公务员在办公室逗留更长时间并不自动意味着做出更多的工作。与工会担心的相反,公务员延长工时绝不会导致裁减10万个工作岗位。

与之相反,在私有经济领域,生产更直接地与工时联系在一起。但政府现在没有对雇主提出一揽子延长工作时间的要求,而是给予企业更多的自由度。事实上,将工作时间普遍降低到每周35小时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为此工作不仅紧张了,同时人工也更贵了。企业对此的反应是,首先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化以及自动化改造,随后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所谓低工资国家。最终的结果是工作紧张程度大大提高,而德国国内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了。

缩短工时非但没有能阻止失业率的上升,相反却促进了生产的自动化和生产基地的转移。在产品制造业,如使用流水线进行的生产,这一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即使无偿延长劳动时间也不行。在服务行业,加班而没有加班费已成家常便饭。这是不值得提倡的未来模式。最大程度上给予雇主以安排工作时间的自由度才是必要的。项目合同金额高的时候就多工作,而不景气的时候则以以前多干出来的利润来均衡空余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每个项目合同。如今已有很多企业应用这种工时模式了,这种模式才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