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获奖流亡导演应亮 : 不当过客

黄颖
2019年1月31日

2012年,中国内地导演应亮因拍摄改编自真实案件的电影《我还有话要说》,被上海公安局起诉,开始在香港展开流亡生活。最近,改编自他真实流亡经历的作品《自由行》获全美影评人协会特别表扬奖。

https://p.dw.com/p/3CUOt
Liang Ying
导演应亮图像来源: DW/V. Wong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刚踏进2019年的一个下午,应亮接受德国之声的访问,分享自身流亡的经历及故事,以及与香港的连结。他不把自己当为"过客",而是把家安顿在这个城市,选择与香港人面对共同的命运。

14年前,应亮到香港参加电影节,从而认识了一些香港的朋友,生命开始悄悄地与香港连结。2012年,应亮把二○○八年中国的真实案件"杨佳袭警案" 拍摄改编成电影《我还有话要说》,被上海公安局控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从此无法回到内地。幸好,当时应亮在香港演艺学院担任驻校艺术家,透过许多人的帮助,开始在香港展开流亡生活。直至去年九月,居港七年,他正式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然而,另一边的中国大陆,却是归去无期。

电影《我还有话要说》,描述杨佳的母亲在案件发生后被无故关进精神病院143天,出院后她四处找证据要为儿子平反,却不知儿子早已被判死刑。而新片《自由行》改编自他真实的经历,寄托了他于颠簸中对生命的反思、对家人的想念以及对同路人的安慰。最近,《自由行》获全美影评人协会特别表扬奖(Special citation for a film awaiting U.S. distribution)。

第三地方家庭团聚 很荒诞

《自由行》故事的主轴,以一个"家庭"为核心,记录一个大陆家庭以第三地台湾为会面的团圆之旅,过程中经历内部拉扯、谅解到再次分离的纠结。电影的主角为一名叫杨枢的女导演,因作品被中共封杀而被迫滞留香港。在香港,杨枢依靠视像通讯与内地母亲联系,却每每担心对话内容被国家监听,总是匆忙挂线。及后,借着前往台湾参加影展之际,杨枢安排母亲随大陆旅行团前往台湾,再跟丈夫儿子以"自由行"方式,在第三地方与多年未见的母亲重聚。

Film director
剧照:母女在台湾重聚图像来源: Golden Scene

以上的情节,基本是应亮现实生活的写照。然而,电影中杨枢母女得以在第三地方相见,现实却是更残酷,那趟真实台湾旅程相见的人,应亮澄清是岳母而非母亲。由7 年前流亡香港至今,应亮都未能与父母见面,平日也只能用手机的通讯软件与他们保持联络。对父母,满载复杂的情感。三年前,应亮跟太太彭姗安排不便到香港的岳父母,随大陆观光旅行团前去台湾相会。这个以第三地方作为团圆之旅,看似蛮聪明,应亮苦笑说,像他们这样"背景"的家庭,以这种方法在第三地方见面,其实颇普遍,"但也很荒诞"。

希望儿子长大后展开对话

应亮告诉德国之声,拍《自由行》最初的动机是希望跟儿子有交流,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跟下一代都是鲜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家里发生过的事情,自己跟父母的沟通也很一般。他的初衷是,如果孩子长大后,对家里的事情仍然有兴趣的话,那么这部电影是打开话题的开始。在写作及拍摄过程当中他都让儿子参与,那时候儿子才三岁,却一直在观察爸爸。电影放映时应亮也把孩子带去观看,在大屛幕下,儿子很喜欢。应亮说,这是社会里一个很小单位的故事,一个家庭内部的一个行为,意义就在这里。

应亮说,他很努力地与儿子打开对话。然而,自己跟父母亲的沟通,却是渗透着复杂的情绪。若说人生如戏,应亮从小便经历着彷如电影里的剧情。应亮说,他的父母都是公务员,祖父母一辈都是在政府当官,从小都被敎育爱党爱国家。因为这样的背景,加上祖父母又是比较正直清廉,很多人找他们帮忙,所以应亮由小便接触过、了解过一些跟书本说的不一样的事情,以及另一个真正的世界。11岁的时候,父亲陷入一个经济寃案,被拘留三年,他见不到父亲,看到妈妈很辛苦,又很坚强,对一个踏入青春期的男生来说,这是一个成长的醒悟,对国家丶家庭丶社会都流露着反叛的情绪。三年后,父亲被放出来,打了官司,要申诉平反,六年后真的被平反。父亲在看守所三年半,支持他的动力仍然是他早年接受过的敎育。出狱后,父亲还渴望恢复党员身分,只是行为上有一个很清晰的分水岭 : 他们开始去旅游、也开始信佛,因为命运不由他们;然而,尽管经历如此遭遇,他们仍然会说 : 现在还是好的、还是有希望的,最起码没有文革那样子…..       

应亮表示,《自由行》整个制作过程中,经历了相当的困难,包括找资金很艰难,在正式开拍之前资金还未完全落实。演员及工作员拿取的报酬也是正常工资的三分之一;总共拍摄制作费才花了二百万港元,正式拍摄才15天,然后是后期制作,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

触动香港观众

应亮认为,电影获奖,对团队是一种鼓励和肯定;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看到每部电影的进步,包括人生的进步;相对来说,电影跟他流亡经历有关、跟他希望与孩子交流有关、这些元素更为重要。此外,电影在香港公映的时候,香港观众产生很大共鸣,令他感到很惊讶。

Film director
《自由行》剧照图像来源: Golden Scene

在电影内,《自由行》百分之九十的场景都在台湾,只有开头很少镜头在香港拍摄,电影里也只有一个香港人的角色,就是主角的丈夫。应亮回忆说,《自由行》第一次在香港放映时,香港许多的观众,对电影产生很大共鸣,有认识的朋友跟他说,看了很感动;应亮分析,可能是电影里人物面对的现实处境丶对生活的选择,与香港人此刻面对的处境很接近,因此很有共鸣。

应亮说,自己政治身份是香港永久居民,去年当这个身份正式确认后,他对这个城市多了一份联结及责任感,香港是"家",是情感的归属。

不把自己当为过客

在《自由行》里,有一个香港丈夫的角色,在妻子流亡五年的岁月里,他利用香港人的角色,奔走于中港两地,在两个家庭中带来很多讯息丶很多的帮助;他是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丶有承担的父亲,一直默默贡献丶很低调,但又不可缺少。这个理想的形象,应亮说,是香港在他电影里的投射;由十多年前电影节与香港产生连结后,到自己被控告不能回国,无私、冒风险帮忙的都是香港的朋友。应亮说,香港人最大优点是比较文明丶有正义感,同时又坦率可爱丶非常直接;许多时候,应亮认为,很多香港人并不真正理解中国大陆是怎么一回事,然而,当他们看到事情发生,包括六四事件,看到学生被镇压了,就跑去支持,"非常的直接丶很坦率"。

应亮表示,他对香港现今的情况很理解,对香港人面对着日渐陌生的城市时的焦虑,他也一样经历着,在某一程度上他也是站在本地人的心态,思考着同一问题 : 在相对自由的空间,自由还没有完全失去的世界,我能做什么? 应亮强调,在香港完全失去工作及生活空间之前,他还会留在这个城市,尝试努力去做一些事情,"我不太把自己当为一个过客,我与香港的命运是连结一起的。"

香港人的蜗居生活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