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黑镜》成真?

王凡 摘编
2018年12月29日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文章指出,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德国市场正在失去吸引力。这虽让德国政府内部的一些人感到欣慰,但过犹不及。西德广播电台则发文称,英剧《黑镜》中的评分社会正在中国成为现实。

https://p.dw.com/p/3AlBn
Filmszene Black Mirror
在英剧《黑镜》(Nosedive那一集)中,女主角在社交上相当努力,然而阴差阳错致评分不断下降,被社会所抛弃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etflix/D. Dettmann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企业咨询公司安永(EY)提供的最新数据,中国投资人在德国的并购热情明显降低。2018年,中方共收购、参股34家德国企业,这是五年来的最低数字,比2016年的峰值(68)整整减半。

对此,《法兰克福汇报》网络版周五(12月28日)发表评论文章,告诫德方"过犹不及"。

文章称,"保护基础设施等敏感领域不受外国投资者干预,是一个政府的权利,这毫无疑问--特别是鉴于中国国家机器常在所谓的私企背后扮演一定角色的情况下。"

然而,"另一方面,德国也不应该走得太远。毕竟德国本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特别要仰仗开放的市场--尤其是中国人的消费欲"。

"此外,德国企业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寻求在中国进行参股,以便从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等领域收益。如果这扇大门因为中国人对德企失去兴趣而被关上,这(给德国)带来的威胁不会比如今小。"

"就像《黑镜》中一样"

英剧《黑镜》(Black Mirror)其中一集讲述了一个"打分社会",通过人眼AR(实拟虚镜)来给路遇的每个人打分,评分与社会资源挂钩。高分者可以享受租房福利、机场快速通道等;低分者失去工作和住房,被社会抛弃。

西德广播电台12月27日发表"就像《黑镜》中一样:中国要给其公民的行为打分"的署名文章。作者Felix Lee写道:"没有偿清债务?减一分。乘坐地铁逃票?再减一分。同样减分的,还有把垃圾袋扔在家门口、违章停车或者让自己家的孩子在大街上撒尿。而且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也会被记录在中央评分体系内。"

文章表示,目前中国领导层没有把"社会信用体系"在全国推广,而只是宣布了一些试点地区,比如,计划在2020年底建立该体系的北京。其中减分的行为包括交通违规、偷税漏税或在公众场所吸烟等。"如果一名公民在微信群聊中发表了批评政府的言论,这可能也会被记录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并被减分。"

"按照计划,一个得分高的用户会被归类至绿区。如果可以保持,就能享受更优惠的贷款、获得乘坐地铁或出国旅游的礼券。而如果一直被评分很低,那就要在生活中面临劣势,比如,得不到理想工作、拿不到银行贷款、影响孩子入学。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APP了解自己的个人诚信分,同样可以看到该分数的还有政府部门、银行、购物平台,以及企业、旅行社和航空公司。而且,只要是北京居民,就必须参与这个评分体系。"

作者表示,这让人联想起了英剧《黑镜》。"如果看过《黑镜》Nosedive那一集(第三季第一集),就知道等待中国人的是什么。""这里讲述的是完美的监控,这在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可能会成为现实。"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中国的“透明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