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布莱希特的夜半鼓声 响彻台北城

邱璧辉
2019年3月9日

德国著名的戏剧大师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剧作“夜半鼓声”(Trommeln in der Nacht)正在台湾上演,引发热议:该选择爱情还是革命?

https://p.dw.com/p/3EiXV
Taiwan Bertolt Brechts „Trommeln in der Nacht“
《夜半鼓声》让台北观众直面:该选择爱情还是革命?图像来源: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National Theater & Concert Hall/Julian Baumann

(德国之声中文网)"非常非常喜欢,它的呈现跟我的预期不一样!",64岁的李女士如此说。另一方面,她发现该剧的呈现方式和京剧有些似曾相识的地方,比如剧情进行中的搬动道具或是布景摆设非常简单。李女士虽然不熟悉西方戏剧,却一语道破布莱希特最著名的"疏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而这个效果据说是受到中国京剧的一些表演艺术的影响。

17岁的中学生吴柏宏也非常喜欢这出戏。他称,该戏提供了许多思考和选择的可能性。比如最后的歌曲里提到男主角一支脚踏在火车上,一支脚却还踩在月台上,身上还挂着手链和脚链,可见其内心的复杂和沉重。吴称,整出戏让他陷入思考之中。30多岁的上班族陈惠芳直称,"声光效果很棒!"。其实舞台上除了音乐、强光、烟雾,还有性爱动作,震撼整个观众群。

夜半鼓声 响彻台北

布莱希特的剧作"夜半鼓声"连续三个晚上在台北国家戏剧院上演,场场座无虚席。该剧是布莱希特1919年24岁时完成的作品,1922年首演。近百年之后,德国新锐导演鲁宾(Christopher Rüping)指导慕尼黑室内剧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重新演出。2018年时,鲁宾的这处戏被素有"德语戏剧奥运"之称的柏林戏剧盛会(Berliner Theatertreffen)从3000多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剧作中选出,成为年度10大巨作之一。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描述第一次大战期间,女主角安娜以为爱人克拉克(Andreas Kragler)已死,听从父母的话,嫁给没打仗却从战争中获取暴力的商人。然而克拉克并未战死,回到柏林后投身革命,成为革命领导人物。在一场革命行动前,女主角回心转意,克拉克于是面临抉择:爱情还是革命?温暖的床还是街头?

Taiwan Bertolt Brechts „Trommeln in der Nacht“
大尺度的表演震撼台北观众(现场照片)图像来源: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National Theater & Concert Hall/Julian Baumann

爱情还是革命?思考再思考

爱情还是革命?据导演鲁宾的说法,德国人多半会选择爱情,放弃革命。至于他本人究竟持什么样的看法?他坦承他不知道,并称,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做这部戏的原因。他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认为很难作出决定,因为在不同的时空条件和心境下,不同的人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

如17岁的吴同学所言,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舞台剧。文化大学戏剧系副教授周静家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称:"布莱希特一向要求观众要违反传统的看戏习惯,看戏时不要"入戏",不要将感请放进戏里"。布莱希特要求观众要"冷静"的看戏;演员则不能使用催眠的手段,使得观众随着他们的表演又哭又笑。观众应保持"清醒",看戏时培养"批判能力"。周静家称,布莱希特最后的目的是要让观众踏出剧院后,有能力从事社会运动,甚至去革命。

大惊喜:票选结局

布莱希特原剧本的结局是:男主角背弃革命,选择爱情。但33岁的鲁宾导演却让这出戏有不同的结局。于是在台北的三场演出,有两个不同的结局。为此,台湾的观众兴奋不已。

Autor Bertolt Brecht
原作者布莱希特的目的是让观众走出剧院 走上街头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台北主办方事前透过网路票选,让观众决定:最后一场应该要演出那一种结局的版本?结果导演版以62%的巨大比数赢过布莱希特版的37%,因此第三天的结局是:放弃爱情,奔向革命。而前两天的结局首先是布莱希特的版本,然后是导演的版本。导演鲁宾对网路票选活动感到惊艳,直称"这是个非常有创意的做法,同时让观众提前思考该如何做抉择"。60岁的李婉容虽然没有参加票选,却为观众可以直接参与而叫好。

全剧约120分钟,德语发音,有中文字幕。导演鲁宾对德国之声说,"虽然大部分的听众必须透过字幕了解剧情,因此有些隔阂,但这样其实可以让观众更冷静的思考"。他期许可以激发出不同的火花。

吸引台湾人的理由

台北歌德学院是这次演出的赞助者之一。该院院长罗岩为票房开出红盘感到满意,他归因于台湾人对戏剧、美术、音乐等艺术的喜爱,再加上"这出戏处理的是普罗大众所关心的议题:该选择爱情还是革命?家庭还是街头?私人领域还是公众领域?"。罗岩称,这样的议题很容易引起共鸣。

罗岩指出另一个可能吸引台湾观众的原因:此剧处理了一段过去的历史。男主角从战场回家,却发现所有的人都将他遗忘了。包括男主角在内的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处理这段历史;而台湾人也面临同样的困扰,台湾人也有自己的历史需要处理,因为如果历史没有妥适的被处理,人们就无法正确的迈向未来。罗岩希望每年的台湾国际艺术节都有一部德语的剧作可以和台湾观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