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印度的“自信情结”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29日

印度至今并没有成为实力强大的工业国。许多人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同时,骄傲的印度政府却不愿再接受他国的救济,相反,凭着雄厚的外汇储备,印度反倒向其它贫穷国家“放债”。这其中的原委是什么?

https://p.dw.com/p/3vYL
印度财政部长称本国经济已从管理不善发展到产品过剩图像来源: AP

据印度销售量最大的报纸“印度日报”的报导,这个次大陆的居民中,每两家就有一家没有住房,每三家只有一家有自来水,三分之二的夫妻必须与家庭的其他成员,甚至成年成员共居一室。虽然印度的贫穷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多大改善,新德里政府却打算将来不再接受工业国家的发展援助。

“印度日报”援引印度财政部长辛格的话说:“我们的经济已经从管理不善发展到了产品过剩”。辛格的这番听起来很有自信的话语使印度经济学家卡布拉感到十分恼怒。他驳斥说:

“虽然市场上有足够的食品,但仍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印度人吃不饱肚子。这些人只能饿着肚子上床睡觉,因为他们没有钱购买食品。印度有不少人忍受着饥饿,竟然还有人吹嘘什么产品过剩!”

这一疑团的答案在于印度有非常高的外汇储备:新德里联邦银行的美元储备高达800亿。这些钱足以使印度提前归还世界银行的高额债务,并为赤贫国家如巴西和布隆迪等提供条件优惠的贷款。

但印度巨额的外汇储备并非靠外贸交易获得的。印度仍有很高的外贸逆差,并欠有很高的债务。是海外的印度人为印度带来的大量外汇才使印度一直在财政上保持独立。印度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基朔里阐述道:

“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外国在印度的投资足以保证印度进口所需的资金。因此不论从经济的明智性,还是从发展政策来看,都没有必要再接受那些低额的补贴款项。”

但这位计划主任也承认,在繁荣的同时,还有广大的贫困地区。辛格指出,印度经济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即使对政府的政策持批评态度的卡布拉也承认,印度突然从贷款接收者转向贷款发放者有着经济上的意义。他说:

“我们提优惠贷款的原因是,我们必须提高产品的出口。这些国家虽然能从印度得到比从欧盟或者美国更加优惠的贷款,但作为回报,他们必须购买我们的产品。”

那么将这些外汇投资在印度北部和东部的落后地区,帮助这些地区发展经济是不是更有意义呢?经济计划主任辛格的回答是:粗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无目的地分配资金将会造成通货膨胀,并会使稳定的印度货币卢比贬值。因此印度目前更乐意将钱借给第三世界国家。尽管没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而实际上印度政府的做法是想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一个颇为自信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