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法院裁决:卡普兰不能遣送回土耳其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8月28日

现居德国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哈里发国家”的领导人卡普兰再次成为德国舆论关注的热点,虽然他已不再具有政治避难者的身份,却不能被遣送回原籍土耳其。科隆法院27日作出判决,驱逐卡普兰将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6款。此前,卡普兰已经在德国因教唆谋杀入狱4年。法官的解释是,如果卡普兰被遣送回土耳其,将面临一场“有悖于法制国家原则”的诉讼。

https://p.dw.com/p/418e
卡普兰不能在德国政治避难,也不能遣送回国图像来源: AP

科隆行政法院对卡普兰一案的最新裁决在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卡普兰是一个规模不大却具有暴力倾向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团体的头目,在几年前就因教唆谋杀而被判刑。他多年来公开宣扬反民主和反犹太人的思想,因此他丧失了继续享受政治避难的权利。尽管如此,他还是不能被遣送回国,因为据称在故乡土耳其,他将面临一场诉讼,而从法制国家的角度来看,这一诉讼是不公正的。

对卡普兰一案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判决,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显然,这已经成了让德国司法界为难的一个问题。许多德国人对此也难以理解,为什么那些在本国受专制迫害威胁的人,即使在德国作出严重违法的事,却不能被遣送回国。这会鼓励那些来自专制国家的极端分子,钻德国法律的空子。他们不必担心受到严惩,而那些来自民主国家的违法分子则一律被驱逐出境。


保护外国受威胁公民的历史根源

对改革外国人法的必要性,可以进行讨论。但德国的法律之所以如此,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经历了纳粹时代后,德国政界对一点达成一致:即对于不遵重法制国家原则的政府,德国有义务向那些受威胁的公民提供必要的保护。因为在1933年到1945年纳粹统治时期,大批德国人流亡国外,从而躲过了希特勒政权的迫害。在战后的德国,保护受迫害的外国人,成为普遍的共识。虽然政府通过修改避难法增加了限制,但这一原则至今依然有效,而且成为德国法制国家的一大特色。尽管相关法律会被人利用,却向确实需要保护的人提供了帮助。


推动其它国家的民主化符合德国的利益

卡普兰的祖国土耳其近来在民主化进程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按照西方标准来看,土耳其还不是一个法制国家。尽管禁止驱逐卡普兰的禁令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不合情理的,但按照现行法律,法官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卡普兰在土耳其可能因领导反政府的暴力团体而受到指控。而科隆行政法院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判决的公正得不到保障。当然,如果本案上诉到德国更高一级法院,法官也可能作出不同的判决。

卡普兰一案再次证明,积极推动其它国家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是符合德国自身利益的。试想如果土耳其的司法制度能完善到一定程度,达到该国政府期待的目标,象卡普兰这样的案件就不会成为难题,德国政府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将卡普兰交给土耳其司法当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