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在民主政体中,将选举权延伸至任何一个成年公民,即为普遍选举。
拥有普选权,也意味着无论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只要是成年公民,都有选举投票权。
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之际,本文作者邝颂晴认为,北京对民主和法治的镇压,使许多香港人的生活变得艰难。
习近平访港称“一国两制”是个好制度。时评人长平认为,对于中共应对西方社会的关注来说,“一国两制”的确是一个“好制度”。在朱镕基时代,中共用它在国际舞台赢得了空间,成为全球化时代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报道称,本周二,中国人大大幅度修正了香港的选举法。观察家认为,当局本着“爱国者治港”原则,将大大削弱民主派在立法会中的占比。
拜登在民调中持续领先,赢得总统大选仿佛指日可待。特朗普不愿以「连任失败的总统」之名被写入历史,疯狂在各个选情紧张的州举行造势活动。
因现任总统特朗普感染新冠,围绕他与民主党挑战者拜登之间的第二次电视辩论形式发生激烈争议。现在,有关方面宣布取消此次辩论。而特朗普已经决定立即投入选战活动——不管自己是否还有传染他人的危险。
香港局势仍在不断升级。周二欧洲各国主要报刊均在显要位置发表有关香港局势的报道和评论,现摘编如下。
9月初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正式撤回修例计划后,香港的抗议运动不但没有趋于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暴力程度升高。运动的核心诉求从“反修例” 变为争取自由和普选权利。
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发表社评称,”双普选“是香港反对派和激进分子的终极诉求,是借“民主”幌子“反中乱港”的明证。而于此同时,香港示威者也继续坚守”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的立场。
正在德国访问的香港众志秘书长、示威运动代表人物黄之锋周二接受了德国之声电视采访,回答了香港抗议运动中的暴力现象、与港府对话的前景以及示威者最核心的诉求等问题。
在港澳办记者会的前一天,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被披露曾经说过「若有选择,便会辞职」。 但是港澳办在记者会上仍然坚定表示支持林郑与港府,也对于特首的选举方式做出明确的表示。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至今,香港已经经历了4任特首。前三位已卸任的前特首中,一人提前下台,一人锒铛入狱,命运各有不同。
堪萨斯州是特朗普的大票仓。该州的维奇塔市(Wichita)却是受到美国与中国惩罚性关税大战冲击最大的地区之一。
他是有影响力的智库—大西洋协会的负责人,并是多个大企业的监事会成员。洪博培也有作为美国外交代表的丰富经验。
一北京驻港官员周六表示,未来五年不是香港重启政改合适的时间。甚至未来10年,香港总不能把时间都花在政改上。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办公室这样回应说。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三做了任期内最后一次年度施政报告。他指出了香港长期存在的高房价以及停滞不前的政改等问题,但却回避了相关的应对办法。
新年伊始,香港民阵发起元旦游行,提出反对释法、撤回司法复核和真普选三大诉求。民阵方面称,参加游行的人数超过9000人。但警方表示,游行高峰期只有4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