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军演后 赖清德:期待与中国合作

2024年5月26日

中国包围台湾的军事演习结束后,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仍然发出了缓和关系的信号,表示希望通过交流与合作增进理解,并共同承担区域稳定的重要责任。

https://p.dw.com/p/4gI6l
赖清德呼吁“中国来跟台湾共同承担起区域稳定的重责大任”(资料图片)
赖清德呼吁“中国来跟台湾共同承担起区域稳定的重责大任”(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新一任总统赖清德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后,中国在台湾周围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尽管如此,赖清德表示仍然愿意与中国合作,并强调区域稳定的重要性。

中国军舰和战斗机围绕台湾进行演习,中国称这是对其夺取该岛能力的测试。在这两天的演习中,中国誓言“一切'台独'分裂势力”将会“头破血流”。赖清德在台北的一次活动中对记者表示,希望台湾和中国能“共同承担区域稳定的重要责任”,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和解,朝着和平与共同繁荣的方向前进。

自2016年蔡英文总统上任后,台湾和中国之间的沟通中断,蔡英文承诺捍卫台湾的主权。赖清德来自同一民主进步党(DPP),他誓言将继续蔡英文加强台湾防御能力的政策,同时保持与中国对话的开放态度,并加强与美国等岛屿伙伴的关系。然而,中国表示赖清德的就职演说等同于呼吁独立,将台湾推入危险境地。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周五表示:“每次‘台独’挑衅我们,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反制措施,直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的非常驻研究员宋文笛告诉法新社,赖清德将在他的政府与北京的首次互动中“坚定地表现出决心”。“然而,他无疑会寻求利用其他国际伙伴和友邦国家来的帮助促进与北京的更多幕后交流,”宋文笛补充道。

台湾国防部提供的照片显示一艘中国导弹驱逐舰5月23日出现在台湾近海区域
台湾国防部提供的照片显示一艘中国导弹驱逐舰5月23日出现在台湾近海区域图像来源: Taiwan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AP/picture alliance

北京增压

自2016年以来,中国增加了对台湾的军事和政治压力,其海军舰艇、无人机和战机几乎每天都在该岛附近出现。这场争端长期以来使台湾海峡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热点之一。

本周的演习期间,载有实弹的中国战斗机向目标紧急起飞,轰炸机与战舰组成编队,模拟对“重要目标”的打击。中国军事科学院的童真向官媒新华社表示:这次演习主要针对‘台独’势力的头目和政治中心,并涉及对关键政治和军事目标的模拟精准打击。北京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告诉新华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舰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台湾岛”,包括岛屿的东部——解放军认为这是外部干预最可能的方向。孟祥青说:“演习表明我们可以控制该东部区域。”

不承认台湾独立地位的美国是其最大的盟友和武器供应商,周六敦促中国“保持克制”。专家表示,北京试图通过恐吓和耗尽台湾的军事力量。台湾国防部报告称,在演习结束后的24小时内,有七架中国飞机、十四艘海军舰艇和四艘海岸警卫舰在岛屿周围活动。台湾国防部还在金门附近的二担岛上发现了一个装有政治标语的纸箱,怀疑是北京方面留下的。

同时,在赖清德上任的第一周,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台北街头,抗议反对党国民党和台湾民众党提出的法案。民进党立法者指责反对党在未经适当协商的情况下快速推进扩大议会权力的法案。由于赖清德的民进党在议会中不再占多数,他的党派在通过政策方面可能会面临挑战。

针对中国5月23日的军演 台湾空军派F-16战机升空巡逻
针对中国5月23日的军演 台湾空军派F-16战机升空巡逻图像来源: Taiwan Defence Ministry/Handout/REUTERS

赖清德上任后的首次考验

国际危机组织的阿曼达·肖(Amanda Hsiao)表示:“对赖清德政府的压力来得又快又早。这将是对他们同时应对国内和外部多重挑战能力的重大考验。”

面对紧张局势,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计划下周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晤。五角大楼表示,两位部长将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进行会谈。美国通过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支持台湾,并敦促北京在最近的军事演习中保持克制。拜登总统也在美国军事学院的毕业典礼上重申,美国致力于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

赖清德在南台湾参加民主进步党(DPP)举办的活动时对记者说:“我非常感谢美国总统拜登、美国政府和国会,以及世界各国对台海和平稳定的坚定支持。”在周一的就职演讲中,赖清德强调,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对全球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

赖清德说:“任何在台海制造动荡并影响区域稳定的国家,都不会被国际社会接受。”这位被北京方面视为“台独分子”的台湾领导人呼吁“中国来跟台湾共同承担起区域稳定的重责大任”,并“非常期待,跟中国透过交流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理解、谅解、和解,创造互利互惠,迈向和平共荣的立场”。

(德新社、法新社)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