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世界就业市场评估报告

Silke Oppermann2008年1月26日

全球2/3就业人员的工作年限超过15年,具体人数高达30亿,这一数字是前所未有的。然而,世界不同地区的就业市场究竟如何?6年来,国际劳工组织每年提交一份评估报告,对世界9个地区就业市场的平均数据进行总结。记者在日内瓦走访了该调查报告的作者施密德(Dorothea Schmid),给德国之声发来如下报导。

https://p.dw.com/p/Cy0P
上海南京西路工地上的工人们(德国之声记者拍摄)图像来源: DW

先是不好的消息:2008年,全球失业人数估计还会增加500万。首当其冲的是面临经济萧条的美国。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油价的持续攀升。但好消息是:绝大多数国家首次有望克服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尽管数天来全球股市狂泄,但出现世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国际劳工组织相关报告的作者多罗特娅-施米特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我们看到,个别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完全不依赖于美国的经济走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认识到,目前世界各地区间相互联系。这就是说,一旦美国出现了经济危机,亚洲和欧洲就会加强彼此间的贸易,从而补偿因美国造成的损失。”

2007年,东亚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经济增长率为10.4%。而南亚则是全球第二大创造就业市场的引擎。在全世界4千5百万新的就业岗位中的近30%出自东亚地区。但该地区的许多工作岗位不符合世界劳工组织定义的“人道”标准。施米特说:“人道就意味着,雇主能为雇员支付足够的工资,使他们不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这也意味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体系,保障雇员在失去就业岗位后不会陷于贫困之中。也就是说,就业人员在工作岗位需享有共同的决策权,保障就业人员享受健康的劳动条件。”

尽管缺乏人道标准,但亚洲地区的许多新的就业岗位依旧使许多居民摆脱了贫困。10年前,东亚地区6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日只有两美元,今天,这一比例为35%,降低了近一半。在亚洲,服务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该产业首次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就业人数占所有从业人员的42%。施米特指出,工业在此扮演的角色则要小得多,“我们大家总是谈及中国制造的产品,认为,因为大家都在消费中国产品,会使中国工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中国服务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要多得多,增长速度也快得多。”

农业是使非洲居民过上更为富裕生活的关键因素,在非洲大陆,虽有工作但却无法摆脱贫困的居民比例最大。在撒哈拉以南地区,80%的居民每日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我们发现,在非洲大陆,恰恰是那些在农业领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里,越来越多的居民重陷贫困之中。这其实是不逻辑的,因为贫穷人口,也包括非洲的贫困居民始终生活在农村地区。”

中东和北非的失业率最高,达11%。而全球平均失业率为6%。妇女更是首当其冲。这一潜在的危险和持续的经济危机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员施米特指出:在爆发经济危机以后,劳动市场的恢复往往需要数年时间,而减少贫富差距的最佳途径是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促进劳动生产力发展间谋求平衡。拉美为此做出了榜样,成功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