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麥家廉被辭職 中加餘波蕩漾

石濤 綜合報導
2019年1月29日

加拿大外長周一就該國駐華大使被辭職給出理由,但這樣的解釋顯然不會讓北京感到滿意。此前,中國官媒發文力挺麥家廉。不過,這些報導對於麥家廉似乎未必有所助益。

https://p.dw.com/p/3CMn6
Kanadischer Botschafter in China John McCallum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S. Kilpatrick

(德國之聲中文網)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當地時間周一(1月28日)表示,一名大使的核心任務是精確表達本國政府的立場。她認為,麥家廉(John McCallum)沒有遵循這一原則,這也是他無法繼續擔任駐華大使的原因所在。這也是加拿大政府首次就麥家廉離職事件給出官方解釋。

方慧蘭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曾一再強調,華為首席財政管孟晚舟目前所涉及的案件並非政治案件。但麥家廉在多次接受採訪時的表示顯然與渥太華政府立場不同。

美國政府希望從加拿大引渡孟晚舟,讓她在美國接受法庭審訊。美方指控孟晚舟的罪名包括對誤導銀行,隱瞞華為在伊朗的業務活動等。

但是,麥家廉在上周五接受加拿大媒體採訪時卻表示,如果美國放棄引渡請求,對加拿大就"太棒了"。

而就在前一天,他還發表聲明說在之前的採訪中"失言"。此前他曾表示,孟晚舟可能有強力證據說服法官不將她引渡到美國。

麥家廉的一再"失言"讓許多人深感不解,也引發外界猜疑,是否渥太華政府試圖用這樣的方式向北京釋放訊號,以求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Kanada,  Vancouver: Huawei Finanzchefin Meng Wanzhou
美國司法部已經對孟晚舟及華為公司提出23項指控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D. Dyck

中方力挺"盟友"?

在麥家廉被炒魷魚後,中國外交部表現謹慎,僅僅表示這是加拿大內部事務,不予評論。與此相比,《環球時報》和《中國日報》等官方媒體的表態則要直白的多。《環球時報》在標題為"加拿大撤駐華大使,政治干預越描越黑"的評論中將麥家廉稱為"講真話的駐華大使","童言無忌、道出皇帝沒穿衣服的小男孩",並認為"他之所以受到圍攻並且最終被炒魷魚,關鍵還是他的話在當下的加拿大'政治不正確'。"《中國日報》也在評論中表示,麥家廉只是說出了事情真相。

對於中國官媒力挺麥家廉的做法,《外交政策》資深編輯詹姆斯‧帕爾默(James Palmer)在接受加拿大《星報》(The Star)採訪時表示,這可能恰恰給人留下了"麥家廉是中方盟友"的印象:"他們顯然將麥家廉視為一項資產,因此現在(因為他被撤職而)感覺受到了傷害或蒙受了損失。"帕爾默曾在中國生活15年,並在2009年至2016年間擔任《環球時報》英文版編輯。

職業政客是否適合當大使?

麥家廉的一再"失言"直至最後被解除職務,這也在加拿大引出了另一個話題:職業政治人物是否適合擔任外交家?曾擔任加拿大駐阿富汗大使的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對《星報》表示,從事外交活動所需要的技巧與擔任政治人物完全不同,"外交中所傳達的訊息比政治活動中要更為循規蹈矩"。亞歷山大認為,類似麥家廉這樣的資深政治人物可能更傾向於認為自己在公共關係和溝通領域所學到的知識已經夠多,不需要更多學習。

在出任駐華大使之前,麥家廉曾擔任國會議員十多年,並曾多次出任內閣部長。

曾在2012年至2016年間擔任加拿大駐泰國、柬埔寨和寮國大使的菲爾‧卡爾維特(Phil Calvert)則表示,在一些與加拿大文化差異不太大的國家,比如美國,選派資深政界人士擔任外交官可能會有好處。"但在北京這樣的地方,情況完全不同。我認為(麥家廉的離職)確實顯示出任命前政治人物、前部長在中國這樣複雜而又敏感的國家擔任高級別大使職務的潛在風險。"

卡爾維特表示,外交人員接受嚴格訓練,其發言必須與本國政府官方訊息保持一致。他們同時也要學會傳達對方可能不太願意聽到的訊息,並且是以"直接、具有建設性而且符合文化禮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