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魯哈尼+核協議:英國重開德黑蘭使館

苗子/洪沙(法新社)2015年8月23日

英國外交大臣主持該國駐德黑蘭大使館重新開館儀式。四年前,使館領地受到衝擊後關閉,雙邊關係降至冰點。

https://p.dw.com/p/1GK97
Iran Teheran Britische Botschaf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Taherkenareh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與伊朗就核爭議達成一致5周後,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為該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主持重新開館儀式。

哈蒙德午間進入使館,之後在花園中與英國駐德黑蘭新任代表沙馬(Ajay Sharma)共同主持儀式。

伊朗駐倫敦大使館也將於周日重新開館。兩國預計將在未來數月任命大使。

按計劃,哈蒙德之後與伊朗外長扎裡夫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扎裡夫是過去近兩年伊朗核談判的首席代表。伊核爭議持續13年。

哈蒙德發推特稱:「抵達#德黑蘭。自2003年以來首次英國部長級訪問。英伊關係的歷史時刻。」

Iran Teheran Britische Botschaft Wiedereröffnung
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抵達德黑蘭圖片來源: Reuters/D. Staples

自7月14日伊核協議達成後,歐洲官員相繼訪問德黑蘭。該協議規定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條件是限制伊朗核活動。

該協議引發有意與伊朗恢復關係的國家的興趣。伊朗石油資源豐富,7800萬人口被視為一個基本尚未開發的市場。

英伊關係解凍始於2013年魯哈尼贏得總統選舉。他被視為願與西方改善關係的溫和派。

哈蒙德抵達德黑蘭後表示:「總統魯哈尼當選以及上月的核協議是重要的里程碑。我相信我們還有潛力走得更遠。」

2011年大使館遭襲後,英國表示,若非伊朗政權的默許,襲擊不可能發生。

當時,伊朗議會表決驅逐英國大使、減少貿易關係,以報復對伊朗銀行業的制裁。

學生在德黑蘭市中心的使館領地騷亂數小時,扯下英國國旗,撕毀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畫像,破壞辦公室,並短暫扣押數名使館工作人員。雙邊關係降至冰點,英國驅逐伊朗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