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馬裡首都:希望與憂慮同在

2013年1月22日

馬裡民眾對法國出兵打擊北部的伊斯蘭極端勢力的行動支持不減。但是,馬裡人不願將它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https://p.dw.com/p/17P3W
Überall in Bamako verkaufen Jungs französische Flaggen. Fotograf: Katrin Gänsler Aufnahmedatum: 19. Januar 2013 Aufnahmeort: Bamako, Mali
巴馬科街頭賣法國小國旗的商販圖片來源: DW/K. Gänsler

法國萬歲

自法國軍隊在馬裡開始軍事幹預以來,小型法國國旗成了最暢銷的小商品。活躍在街頭的小商販瑪瑪拉(Mama Lah)說,"我們為法國歡呼,因為他們在北部同叛軍作戰。"話音未落,就有人招呼購買法國國旗。一面小旗大約是90歐分,大一型號的3歐元。瑪瑪拉很滿意地點點頭說,軍事幹預也帶來了好生意:"我平均每天能賣出20至30面法國國旗。"相比之下,馬裡國旗的生意就不那麼好做了,雖然非洲盃足球賽正在進行,而且馬裡國家隊勝了第一場比賽。

馬裡尤其是首都巴馬科的市民對法國的軍事幹預全力支持,這一軍事行動開始雖近兩周,但人民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只要看見歐洲人,無論是不是法國人,他們都會高呼"法國萬歲!"他們對法軍結束該國北部叛軍的暴行寄予了極高的希望。

特勞厄逃離北部家鄉的噩夢

來自馬裡東北部的特勞厄(Oumou Traoré)今年34歲,她在幾周前儌倖逃離家鄉,來到了首都巴馬科。她非常不願回憶過去數月來在家鄉的經歷:"我看見了很多,佩帶武器的匪徒強姦婦女,偷走她們的所有東西。"

Oumou Traoré ist ein Flüchtling im eigenen Land. Fotograf: Katrin Gänsler Aufnahmedatum: 19. Januar 2013 Aufnahmeort: Bamako, Mali
34歲的馬裡北部難民特勞厄圖片來源: DW/K. Gänsler

問她,是不是也受到凌辱?特勞厄猶豫了一會兒,然後搖了搖頭。這名兩個孩子的母親輕輕地說,那是儌倖,"但伊斯蘭極端分子和阿茲瓦德解放運動成員都不斷來騷擾,他們互相殘殺。"對特勞厄而言,最糟糕的是,沒有婦女去報警。因為伊斯蘭極端分子也在那裡,"他們無處不在。行政管理已經不存在了。"

為改變這一局面,打退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武力進攻,馬裡軍隊同法國軍隊以及西非經濟共同體派遣的3300名士兵正在並肩戰鬥。乍得也將派出2000名士兵參戰。包括德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都為此次戰鬥提供了後勤支援。

法國恨不得現在就將首戰告捷的消息告訴世人,但叛軍被趕出科納(Konna)市和迪亞巴裡(Diabaly)市的消息是否可靠,人們並不能確信。

Fotograf: Katrin Gänsler Aufnahmedatum: 19. Januar 2013 Aufnahmeort: Bamako, Mali
非洲經濟共同體也派出士兵支援馬裡圖片來源: DW/K. Gänsler

馬裡人不要持久戰

觀察家擔心戰事會轉成一種持久戰。而這正是馬裡人最不想要的。他們雖然歡迎法國出兵戰鬥,但他們反對長期戰爭。

特勞厄很擔心她哥哥一家,他們留在了馬裡北部而沒有出逃。特勞厄不知道,他們現在怎樣了,多天來,她一直沒有得到他們家的消息。電話也打不通了:"電話已有4至5天打不通了,叛軍掐斷了所有線路。"特勞厄雖然面帶微笑,但她的憂慮也清楚地寫在臉上:"我十分擔心沒有出逃的家庭成員。我對他們說,也應該過來。但現在不行了,公路交通已被截斷。"特勞厄仍抱著最後的希望-她的家庭可以經過尼日爾和布吉納法索輾轉來到巴馬科。

作者: Katrin Gänsler 編譯:李魚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