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研究證實:戴口罩可降低新冠傳染率

2020年5月17日

戴口罩究竟能不能防止新冠病毒傳播? 香港知名傳染病學家袁國勇的研究團隊證實,佩戴外科口罩可以降低病毒的非接觸性傳播率。

https://p.dw.com/p/3cMga
Symbolbilder Kinder mit Mundschutzmaske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baca/A. Marechal

(德國之聲中文網)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周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指出,從倉鼠實驗中證實,戴口罩可以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

袁國勇的團隊以倉鼠作為實驗對象,將帶有病毒的倉鼠與健康倉鼠放在空氣流通的兩個相連的籠子中,並在籠子之間以外科口罩分隔,以風扇模擬風向,將感染病毒的倉鼠空氣流至健康倉鼠的籠子中。研究團隊發現,健康倉鼠經由非接觸感染的機率降低超過60%。若沒有外科口罩分隔,一周內有三分之二的健康倉鼠感染病毒。

實驗顯示,將口罩放在帶病倉鼠的籠子中,感染率降低超過15%;若在健康倉鼠的籠子中設置口罩阻擋,感染率可降低約35%。這也顯示染病者佩戴口罩更能有效降低病毒傳播。

此外,在放置口罩隔絕後,經由非接觸傳播而感染的倉鼠臨床症狀較輕微,體內的病毒數量也相對較少。據香港媒體報導,這份研究結果將發表於國際期刊《臨床傳染病》。

Hongkong Gesundheitsministerium | Statement Lungenkrankheit in China
香港知名傳染病學家袁國勇(右,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Wong

袁國勇對記者表示,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感染者是否出現症狀,戴口罩至關重要。他也指出,全民戴口罩非常重要,因為人們已經知道,許多感染者並不會出現症狀。

他呼籲香港人即使夏日到來也不應該鬆懈,要堅持在室內佩戴口罩。"你佩戴口罩,就算感染到,病毒的數量會較低,病發的時間會較遲,讓我們有時間提供抗病毒藥物,可以降低死亡率,痊癒效果亦會更好。"

傳染病權威專家袁國勇是2003年全球首位確認"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體為冠狀病毒的學者。擁有SARS抗疫經驗的袁國勇在新冠疫情初期便建議香港全民戴口罩。

當時世衛組織和許多外國衞生當局仍不認同大規模戴口罩的必要性。在新冠肺炎爆發的四個月後,香港的新冠感染率已經獲得控制,1000多人感染,4人死亡。專家認為民眾普遍戴口罩、高效率篩檢、追蹤和治療是香港能有效控制疫情的主因。

張筠青/李魚(法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