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特首將易人,董建華八年仕途回顧

張曉穎2005年3月2日

即將卸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董建華自1997年香港回歸八年來,儘管有著北京的幕後支持,但香港經濟發展緩慢,港民反對北京插手香港事務,他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如今提前兩年向北京遞上辭呈並非十分意外。

https://p.dw.com/p/6Jnt
八年特首,總是沒找到最佳感覺圖片來源: AP

董建華的名字是同前英國殖民地香港主權回歸中國聯繫在一起的。這名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出身於一個香港航運企業家族,在1996年底參加香港特首競選獲勝前,隨已涉足政壇,但並未受到外界關注。

董建華1937年5月29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定海,是航運商人董浩雲的長子,家中有一弟三妹。1947年定居香港。董建華在香港中學畢業後,到英國留學。1960年獲利物浦大學海事工程理科學士學位。之後,董建華旅居美國,先後在美國通用有限公司及家族公司任職。1969年返港,負責家族集團生意。

1996年1月,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董建華握手,證實了人們長久以來的猜測,即這名香港船王將被北京欽定為首任香港特首。果真不出所料,1996年12月11日,董建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的競選中獲勝,當選特首。1997年7月1日,香港終於結束了其長達150多年的殖民地歷史,主權回歸中國。董建華則宣誓就職,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位行政長官,任期為五年。

1997年下半年,亞洲金融危機對香港股市造成沉重打擊,房地產價格跌入谷底,禽流感又接踵而至,使董建華上任可謂出師不利。

1998年8月,面對股市上出現的肆意投機行為,港府被迫採取干預手段,設立特別基金,向香港股市注入200億美元。這一頗具爭議的政策後來被普遍認為是成功的。

儘管香港公民對董建華率領的政府在處理危機以及缺乏執政透明度等方面表示不滿,董建華還是於2002年7月1日得以連任。

2003年3月薩斯瘟疫爆發,再度使香港受到重創,並導致299人喪生。港民們配戴口罩和面具的照片傳遍世界,使這一旅遊熱點的國際形象遭到沉重打擊。當年7月1日回歸紀念日,50萬港民走上街頭,抗議香港基本法第23條「反顛覆法」,並表達對港府執政的不滿,從而導致兩名內閣部長辭職。

儘管董建華表示要請聽港民心聲,但2004年7月1日,香港公民再度舉行了數十萬人的大遊行,要求2007年董建華任期結束後,在香港實行普選,選舉其後繼者。同年12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澳門回歸紀念日發表講話,表彰了澳門政府回歸之後做出的業績,普遍被認為是對董建華執政的批評。

2005年1月12日,董建華在其年度施政報告中首次對其執政當中的「缺點和不當之處」表示道歉,並承認未能實現建立一個以民為本的政府的設想。他說,他所領導的港府「缺乏危機感,政治敏感性以及應對政治和經濟變革的必要的經驗和能力。」

2005年2月28日,國際各大媒體均報導,董建華將被任命出任中國政協副主席的職務。兩天後,據悉,董建華已向北京提出辭去香港特首的辭呈,比其任期到期提前兩年多。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