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暫未爆發內地人來港打疫苗潮

黃穎
2018年7月29日

中國內地爆發假疫苗醜聞, 可能引發當地家長恐慌,計劃湧到香港接種疫苗。香港衞生署強調有足夠疫苗為合資格嬰幼兒童提供接種服務,呼籲香港家長毌需擔心。

https://p.dw.com/p/32GW8
Kinderimpfungen in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私家醫院及診所反映,近月中國內地家長詢問接種「五合一」百日咳疫苗增加,但不擔心疫苗會缺貨。香港暫未爆發內地人來港的湧現潮。

疫苗醜聞是繼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後,另一宗再引發香港市民廣泛討論的醫療事件。當年毒奶粉引致大量中國內地家長到港搶購奶粉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今天假疫苗亦可能導致中國內地兒童大量來港接種疫苗;不少市民對中國內地一而再爆發的黑心造假感到憤怒、批評內地往往在出了事故,便要香港來「埋單」感到很不滿;部分香港家長擔心,中國內地兒童湧到香港接種疫苗會讓本港疫苗供應不足;也有部份市民認為,對事件感到無奈之餘,對中國內地家長攜孩童到香港打疫苗針表示理解。

「有足夠存貨滿足全港兒童需求」

衞生署一名前線護士對德國之聲表示,疫苗接種跟早年前爆發的搶購奶粉事件不一樣。她指出,在香港,公營疫苗和私營疫苗屬於兩套完全不同的供應體系,是次相關的兒童疫苗是專項項目,香港衞生署為持有香港身份證或香港出生的嬰幼兒童免費注射四合一混合疫苗,即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混合疫苗。而公營接種兒童疫苗的地方是健康院,家長也可以選擇自行到私家醫院或診所自費接種,或選擇其他「五合一疫苗」、「六合一疫苗」接種等。根據歷年數據顯示,大部份香港嬰幼兒童都是接受衞生署的疫苗接種,只有少數前往私家醫院或診所。

她強調,在香港,衞生署從未出現有關疫苗數量不足的情況,長期供應穏定,而且兒童疫苗是專項項目,衞生署會優先處理,以保證有足夠存貨來滿足全港兒童需求。她也重申,跟過往奶粉要與內地人一同搶購的情況不同,今次事件受影響的是私人巿場及部份選擇到私家醫院或診所打疫苗的香港人,因此呼籲香港家長毋須擔心,理論上非本港出生的嬰兒在母嬰健康院是不受理的。

個案增加惟未現大規模接種潮

另一方面,根據報導,香港部份有提供疫苗接種的私家醫院及診所反映,近月中國內地家長詢問及接種「五合一」百日咳疫苗個案增加,惟暫未有來港打疫苗針的湧現潮。

香港兒科醫生趙長成表示,其診所接種疫苗的人中有一半為內地人,而「五合一」的百日咳疫苗是內地家長攜孩童來港打針的首三款疫苗之一,因內地百日咳疫苗缺貨,近3、4個月內地人打「五合一」的百日咳疫苗個案增多,由過往人數不多到現在一個星期有三四個個案接種,而疫苗每劑收費大約由港元七至八百多元不等,另加醫生診金。

劉表示,不擔心內地疫苗事件令本港百日咳疫苗缺貨,因這種疫苗的接種期較有彈性,而目前診所存貨穩定。

Milchskandal in China PANORAMAFORMAT
毒奶粉醜聞曝光後,許多家長帶兒童上醫院檢查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鐘劍華 : 政府要保證公私營供應𣈱順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劍華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面對大陸一而、再二三的造假,港人慢慢在情緒上丶心理上儘管也很憤怒,但並沒有像毒奶粉這般強烈。他指出,早期毒奶粉爆發時,由於受害人是孩童,也有很多受害的大頭嬰兒個案報導,爭取到香港社會普遍的同情心,而香港市民出現反彈情緒,是後來出現內地人大量來港搶購奶粉開始。

今次疫苗醜聞, 可能引發內地家長湧來香港接種疫苗,會否掀起香港人另一股反抗情緖?鐘劍華表示,由於政府及私家醫生都強調,疫苗供應穩定,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香港嬰幼兒童都接受衞生署公營疫苗接種,只有少數往私家醫院或醫生接種,所以家長暫時未有出現恐慌,香港市民擔憂及抗拒的情緒暫時未至非常激烈。

然而,鍾強調,若事件發展到,當有香港家長帶孩子去打疫苗針時,因為供應不足而不能接種、或費用大幅升數倍的情況出現,便會引爆港人反抗情緒。因此他認為政府要密切注視,保證公營或私營供應𣈱順,以應付增加的需求。

憤怒、無奈、同情?

疫苗醜聞掀起香港市民廣泛討論。不少市民對內地一而再爆發的黑心造假感到憤怒。有部份市民認為,對事件感到無奈之餘,對內地家長攜孩童到香港打疫苗針表示理解。然而也有市民認為, 中國出事故中國政府要自行善後,內地家長不值得同情。

資深護士蘇姑娘對德國之聲坦言,假疫苗爆發,她並不同情內地的家長們,對中國一而再、再而三爆發的黑心造假事實感到憤怒,而每次出了事故,大陸便要香港來為他們「執手尾」感到很不滿。 大陸人還財大氣粗的來香港搶資源。「你們不是說祖國怎樣強大嗎、怎樣不屑香港人嗎 ? 既然這樣,你們自已處理好了,不要跑來香港!」

蔡先生對德國之聲表示,內地疫苗問題可能一直存在多年。香港人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有甚麼事情,香港人和中國人應大家互相幫助。至於有些內地家長出了事後,來到在香港打疫苗針,我認為應該包容一點,有甚麼事,中國也會幫助我們香港人。

郭先生認為, 一向印象中國很多東西的都是造假的,監察制度不完善。所以一聽到假疫苗醜聞,心想 : 又來了 ! 然而,針對內地的家長來香港打疫苗針,他表示只要他們是循合法渠道的都可以接受。

理解內地家長心態 保障本地需求為前題

張女士認為,中國大陸造假的企業實在太沒良心,居然製造劣質疫苗給小朋友,小孩是無辜的。她表示,黑心企業害了這一代小孩、小孩怎樣承傳下去、社會怎樣發展呢! 為了賺錢,居然要拿小朋友的生命及健康做籌碼,是非常要不得。

對於內地家長港來港打疫苗針,張女士表示,作為父母,都希望給予小朋友最好的東西,哪裡有最好東西,家長或父母一定希望到這些地方去找給小朋友們,對內地家長帶小朋友來打疫苗,她表示理解。張女士認為,如果香港本身小朋友,公營上已經足夠供應,都接種了疫苗,而內地家長有需要,而香港政府有多餘資源可以幫助他們,她認為無可厚非。

有一名兩歲女兒的王先生認為,一聽到疫苗醜聞事件,感到很無奈,因為這事早已不是在大陸第一次發生。他從其他渠道聽到消息,是次事件之所以有實名舉報,是因為關乎到企業的薪酬不公才有人報案。王先生表示,如果不是關乎到益,原來沒有人去揭露這黑心事件。 「我是感到無奈, 作為中國人,連這樣東西也去造假,感到很可悲。」

另一方面 ,作為家長,他表示,某程度上只能用同情的心情來面對來打疫苗的內地人,因為如果可以選擇,哪有人願意千山萬水的,無論各省各縣走到香港,一個這麼南方的地方來打針?如果說私人機構可以為他們提供打疫苗服務,王先生認為沒問題,只能說一句,要包容。

呂女士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些造假事情當然不希望常常發生。然而,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城市,任何國家的人,包括內地人他們都可以到香港自由消費,但大前提是不要影響到本地的需求, 因內地家長也是要自費購買這些服務。

馬先生表示,聽到假疫苗事件當然感到很憤怒,但往深想一層, 中國在發展階段中,在改革體制下,國營變私營中的改革發展失去了平衡,當中存在有很多利益輸送,希望中國政府必需要適當處理及嚴厲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