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回歸周年多人遭捕 一員警遇襲

2021年7月2日

7月1日是香港回歸24周年,港警派出大量警力嚴陣以待。一天下來,有19人遭逮捕,19人被開罰單,晚上也有一名警察被一名男子持刀襲擊,男子後來自殘傷重不治。

https://p.dw.com/p/3vusT
Pictures Report: In a scarred Hong Kong "beautiful things are gone"
2020年前,香港每逢7月1日都會有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但自從國安法去年生效後,香港便再也沒辦法在這天舉辦大規模示威行動。(本圖非今年七月一日香港的情景。) 圖片來源: Lam Yik/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中國共產黨7月1日慶祝成立100周年之際,香港出動超過1萬名警察,準備鎮壓任何示威行動。在北京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恰逢香港由英國移交給中國滿24周年。

自2003年以來,香港居民在每個回歸紀念日都會定期上街遊行和集會。但是,在兩年前大規模集會之後,中國對公民社會進行了全面的鎮壓,抗議活動在香港幾乎已被禁止。

7月1日當天,香港約三分之一的警力被部署來防止任何公共集會,官員們警告,任何試圖進行的示威行動都會導致逮捕。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北京出席了慶典,她的副手李家超在一個展覽中心監督升旗儀式,警察和水炮車在附近街道巡邏。

李家超在發表演說時,讃揚中國在香港實施的國安法,該法在去年的回歸紀念日前一小時才生效。他說:「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居民繼續依法享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集會和示威自由及其他自由。」

當天上午唯一可見的示威活動是由社民連的4名成員發起,該聯盟是少數仍在運作的反對黨之一。他們在官方接待處附近打出橫幅,要求釋放政治犯。大約200名警察跟隨他們行進,並阻止這群人過於接近政要聚集的展覽中心。

社民連成員黃浩銘向現場媒體表示:「警察的行為就好像他們面對的是某個巨大的敵人。這引發了一個問題,是香港是否真的已經成為一個警察國度。但我們將繼續發聲,捍衛我們最後的言論自由空間。」

儀式結束後,記者問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他是否認為香港現在可以被描述為一個警察國家。他說:「我認為那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19人被捕

除了有大批警察緊跟著社民連的成員外,香港警方當晚也在官方臉書帳號發文表示,截止當天晚間10點為止,總共有19人因「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未能出示身份證明文件」、「管有仿製槍械」、「分發煽動刊物」、「管有攻擊性武器」、「侮辱國旗」及「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等罪名被捕。

《香港01》報導指出,被香港人俗稱「王婆婆」的著名示威者王鳳瑤當天下午兩點半左右在銅鑼灣附近高舉英國國旗,警方要求現場人士離開,並要求記者後退,接著在把王鳳瑤帶入封鎖區不久後,將她押上警車。

Hongkong Protest Grandma Wong
被香港人俗稱「王婆婆」的著名示威者王鳳瑤周四下午兩點半左右在銅鑼灣附近高舉英國國旗,警方要求現場人士離開,並要求記者後退,接著在把王鳳瑤帶入封鎖區不久後,將她押上警車。(此圖非7月1日現場照片) 圖片來源: Anthony Wallace/AFP/Getty Images

警方稱,昨日下午警方稱有人在銅鑼灣一帶聚集,除了展示旗幟與示威標語外,他們還高聲叫囂。警察說他們多次口頭警告不成後,以涉嫌「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逮捕一男一女。

此外,下午5點多警方在旺角發現有人在派發可能印有煽動內容的宣傳單,以涉嫌「分發煽動刊物」逮捕多名人士,其中包含「賢學思政」召集人王逸戰在內的3名成員。

除了有19人被逮捕外,港警稱7月1日全港還有19人因違反限聚令與《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遭警察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警察遇襲

香港多家媒體報導,7月1日晚間10點,大批警察在銅鑼灣SOGO拉起封鎖線,一名執勤警察突然遭一名男子用刀襲擊,左肩膊中刀。現場的影片顯示,一名戴著背包與戴眼鏡的男子持刀從警察後方刺向他左邊肩膊位置,警察受傷後即時躲開,其他身邊警察以槍與胡椒噴霧指向該名男子。

但施襲者後來用刀刺向自己心口位置,噴出大量鮮血,警察與施襲者都送醫治療,後來遇襲者送醫後不幸傷重不治。港府在當天晚上11點56分針對這起攻擊事件發聲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強烈譴責有人持刀襲擊執勤的警察,並對受傷警察表示慰問。

她在聲明中說,經歷2019下半年的黑暴事件,香港人對暴力行為深痛惡絕,也十分珍惜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社會穩定的局面。她說自己全力支持警察對暴力與違法行為採取果斷的執法行動,維持治安,保障港人生命財產安全。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也譴責這起暴力事件,並將事件定調為意圖謀殺。他認為這是一起「孤狼式的本土恐怖主義襲擊」,並稱有人鼓吹暴力、煽動憎恨國家、美化暴力,是導致不幸事件的底因。

(法新社、美聯社)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