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人沒有忘記六四是非 北韓戰略屏障作用已大大虛化

2009年5月31日

"六四"二十周年紀念日日益臨近,素來關心"六四"的香港媒體,最近每天都有這方面的報導和評論,但近日最為香港媒體關注的還是"六四"事件議案連續第十一年在香港立法會被否決。

https://p.dw.com/p/I0sE
香港市民2006年6月4日為「六四」死難者舉行燭光悼念活動圖片來源: PA/dpa

經過了長時間的討論,香港立法會日前依然未能通過由民主派議員提出的"平反六四"提案。在討論過程中,許多親北京和商界陣營的議員都沒有在席,只剩下約20名議員,即全體議員數目的三分之一,主要來自泛民主派。《蘋果日報》發表署名"廬峰"的文章,題為《再遭立法會否決,平反六四是民心民意》。文章寫道:"立法會連續十一年否決平反六四動議並不讓人意外。畢竟這是一個只有部份議席由普選產生的議會,仍有一半議席由功能組別產生;再加上親中、保皇的少數直選議員,再加上不合理的分組點票規定,由泛民議員提出的平反六四議案要通過實在不可能!"

文章接著寫道:"其實,只要翻一翻當年的報導,重看一下當年不同傳媒包括當年親中報章的報導就可以清楚看到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是一場自發的愛國民主運動,是中國人民百年來爭取民主的另一頁。……當然,香港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儘管回歸後立法會年年否決平反六四的動議,市民卻有不同的想法,他們每年都清楚表明支持平反六四。……歲月的洗禮,大量塗脂抹粉的言論沒有改變市民對六四的堅持,沒有模糊六四的是非。對市民來說,六四鎮壓是錯誤的,北京當權者理應承認錯誤,為鎮壓負責,為受害者及為此受打壓的人平反。"

《蘋果日報》還同時報導,"六四"二十周年前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佈,超過六成港人支持平反六四,比率為歷來最高;同情北京學生、認為中央做錯的市民比例,也創回歸後新高。報導寫道:"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自93年起,每年六四前進行相關民意調查,本月19至22日成功抽樣訪問1,011名香港市民。結果顯示,55.5%受訪者認為當年北京學生做得對,為94年六四5周年以來最高。68.9%人認為中國政府當年處理不當,較去年的58%大幅增加,為13年來新高。……該計劃總監鍾庭耀指出,民調結果反映,六四薪火相傳目標已經達到。經歷改朝換代,飽嚐經濟起伏,熬過世紀疫症,二十年來香港人沒有忘記六四的是非,沒有放棄民主的信念。數字說明,我心不死。"

另外,本周另一個重要新聞就是北韓進行第二次核試驗。香港《太陽報》本周發表文章,探討中國能否對北韓施加更大壓力。文章寫道:"過去若干年,中國始終在是否要向北韓施加更大壓力的問題上左右為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國既考慮到兩國傳統的友誼,同時也考慮到北韓作為中國在東北部的天然戰略屏障的作用。因此,對中國來說,需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北韓對中國帶來的,到底是虛幻的戰略利益,還是實實在在的麻煩和安全隱憂?在要求棄核的問題上向北韓施加更大壓力,究竟是否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中國力保北韓,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到底還有多大益處?"

文章接著寫道:"從短期而言,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北韓,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在這一點上,中國與西方國家不存在根本的分歧。從中期而言,在可預期的未來維持北韓政權的相對穩定,與其說是為了虛幻的意識形態或兩國友誼,還不如說是更直接地為了中國東北部邊境的安全,因為一旦北韓政權崩潰,大量北韓難民進入中國,勢必給中國東北部的穩定構成極大挑戰。從長期來看,北韓對中國的戰略作用是一個見仁見智德問題。如前所述,之前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北韓是中國抵擋美日韓的一個天然的戰略屏障。這樣的眼光在冷戰時代尚有一定合理性,但在冷戰結束的今天,尤其是隨著中國崛起,中國與美國和西方世界雖有激烈競爭和衝突,但更多卻是擁有合作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北韓對中國抵擋美日的戰略屏障作用已大大虛化。與北韓對中國空洞的戰略屏障作用相比,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經常置中國於十分尷尬境地的北韓,給中國更多帶來的卻是實實在在的麻煩。"


李華 摘編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