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飛向歐洲 中國拒交買路錢

2012年1月6日

2012年1月1日起,非歐盟國家的航空公司也開始被納入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這一措施在生效之前已經飽受爭議。本周四,中國方面也再次表達了明確的拒絕態度。

https://p.dw.com/p/13faJ
Berlin/ ARCHIV: Ein Jumbo-Jet fliegt am Himmel von Berlin entlang (Foto vom 27.01.07). Der Europaeische Gerichtshof (EuGH) in Luxemburg urteilt am Mittwoch (21.12.11) darueber, ob die EU wie geplant ab kommendem Jahr auch auslaendische Fluglinien in den Emissionshandel einbeziehen darf. Gegen die Massnahme, die den Ausstoss klimaschaedlicher Gase reduzieren soll, hatten der Amerikanische Luftfahrtverband und mehrere amerikanische und kanadische Fluglinien geklagt. (zu dapd-Text) Foto: Marcus Brandt/dapd
天上也有買路錢圖片來源: dapd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柴海波本周四(1月5日)表示,中國的航空公司將不會參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中航協明確反對歐盟單方面的做法。

據悉,中航協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四大航空公司參與減排談判。柴海波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還表示,中方正在考慮反制措施。中國官方媒體此前也已指責歐盟的單邊做法侵害了別國主權、違反了相關國際航空協議,並警告會引發新一輪的商貿糾紛。

航空碳稅 多退少補

據悉,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2005年開始運作。發電廠等高排放的工廠企業都會獲得排放限額。相關企業必須通過碳排放交易市場來購買超出限額的排放;而如果企業排放沒有超出限額,則可將剩餘配額在交易市場上出售。

2011年,民航業也被納入了該體系,但最初僅限於歐洲境內的航班。從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歐盟起降的國際航班也納入了該體系,包括非歐盟航空公司經營的航班。

與其他行業一樣,各航空公司也會獲得相應的排放配額,該限額是根據航空公司此前的排放量計算得出的,並將逐年遞減。在目前的階段,各航空公司的免費額度為此前排放量的85%,即如果一家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維持不變,即必須為其中的15%購買額外配額。

引發國際糾紛

爭議的一大焦點是,只要是歐盟境內起降的航班,其全程都必須納入該交易體系,哪怕該航班事實上只有一小段處於歐盟領空。中航協副秘書長柴海波解釋說:

"可是,歐盟的法律,不能延伸到全世界各國,這是超越了管轄權。比如說,從北京飛到法蘭克福,從北京起飛就開始算起。所以中國航協和歐盟方面也有過談判,我們當時提出,執行相關法律,在你的範圍內執行,我們都沒意見,但你不要管到別人家去。 "

除了中國之外,美國等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反對歐盟的這項單邊措施。美國國會已經禁止該國的航空公司參與歐盟的該項交易體系,國務卿希拉蕊也明確要求歐盟撤銷單邊立法。美國航空業此前也向英國倫敦高等法院遞交訴訟,反對歐盟將境外企業強制納入航空碳排放交易體系。該訴訟隨後轉交由歐盟最高法院受理。

不過,2011年12月21日,位於盧森堡的歐盟最高法院駁回了美國航空業的訴訟,宣佈支持針對外國航空公司在使用歐洲機場時的碳排放限額計劃。歐盟法院表示,國際民航組織(IATA)曾提出在《京都議定書》的框架下,各國通過國際民航組織達成排放協定;但是,在至少十年的談判裡,該協定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因此歐盟有權利採取單邊行動。

而在周四中國航協表態後,歐盟氣候專員海德加(Connie Hedegaard)回應說,歐盟不會撤銷相關法令,去年底歐盟最高法院的裁決已經很清晰;即便是反對該法令的美國及中國民航企業,也已經提交了免費額度申請。但海德加也略微軟化立場,強調目前的碳排放糾紛尚未上升到貿易戰的程度。

此前業界還擔心,增加的碳排放費用最終會被航空公司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過,儘管該體系已於今年1月1日生效,但具體費用結算要到2013年春季才會開始。據歐盟委員會的預計,屆時,平均每張國際航線機票的價格將上升約12歐元。


采編:文山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