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韓總統訪華

2012年1月10日

中韓建交20周年之際,韓國總統李明博訪問北京。主題是自由貿易區和朝鮮半島穩定。

https://p.dw.com/p/13h32
South Korean President Lee Myung-bak (C) walks with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2nd L) as they inspect a guard of honour during an official welcoming ceremony in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January 9, 2012. President Lee is on a three-day trip to China, his second in four years, and will ask China's leaders to use their influence to lean on North Korea to show restraint amid a delicate transition to a new leadership. REUTERS/David Gray (CHINA - Tags: POLITICS MILITARY)
圖片來源: Reuters

2011年12月,北韓獨裁者金正日去世後,韓國和日本軍方進入警戒狀態。鄰國擔心,擁有核武器的這個獨裁國家,可能會使整個地區的平衡受到破壞。迄今為止,政權交替沒有帶來戰爭後果,與此同時,外交活動日益明顯。

平壤新領導人金正恩穩固權力的同時,韓國總統李明博自周一起訪問中國。

早在1月4日,美國東亞與太平洋地區首席外交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就已抵達北京,就新形勢舉行磋商。BBC報導說,坎貝爾和中國副外長崔天凱呼籲,不要在朝鮮半島有任何挑釁行為。

中國與北韓、韓國的複雜關係在過去多次引發外交與軍事緊張。中國是北韓最重要的盟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以及食品、武器和燃料供應來源。北京出於兩個原因希望北韓政權繼續維持。一是難民問題,北韓崩潰可能引發難民潮,對中國東北省份的穩定構成威脅。此外,德國學術與政策基金會(SWP)的希爾伯特(Hanns Günther Hilpert)表示,從中期來看,朝鮮半島可能會統一,美軍一旦逼近中國邊境,那對中國來說,就成了最糟糕的夢魘。

儘管如此,北京的影響力是有限的。2006年10月北韓首次核試驗後,中國投票贊成聯合國的一項制裁。胡錦濤還警告金正日,不要進一步挑釁。北韓不為所動,2009年5月進行第二次核試驗。美國國務院一位前工作人員洛姆貝格(Alan Romberg)認為,平壤讓北京丟臉。德國萊布尼茨研究所的韓國問題專家柯爾訥(Patrick Köllner)說,更多中國民眾及政治精英階層認為,北韓政權已不合時宜。

1953年朝鮮戰爭後,南北韓兩國形成對峙局面。總統李明博是強硬派。專家柯爾訥認為,如果北韓不發生變遷,韓國強硬派不做出讓步,南北韓局勢今年將鮮有改變。

韓國總統訪華,首先是談經濟合作。90年代以來,雙邊貿易額增長30倍,從60億升至2000億美元。中韓建交20周年之際,兩國更是希望推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按計劃,日本也將加入自由貿易協定。

此次訪問早在金正日去世前就已經安排。專家柯爾訥認為,金正日之死對李明博訪華日程有影響,但訪問的中心議程沒有改變。韓國與中國的利益迥然不同。"雙方可以交換意見,但不會有共同立場。"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苗子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