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青藏鐵路全線貫通,明年七月通車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10月15日

全長1956公里的、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鐵路」的青藏鐵路於10月15日全部鋪設完畢。中國官方稱青藏鐵路將極大地促進該地區的發展,但西藏海外流亡人士擔心,青藏鐵路將使更多漢人進入西藏,從而造成西藏的文化失衡。

https://p.dw.com/p/7JAp
新建的青藏鐵路的一段圖片來源: AP

青藏鐵路從勘測設計到施工,前後經歷了半個世紀。它不僅因為鋪設在世界屋脊上而備受世人矚目,也因為敏感的西藏問題而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

青藏鐵路的建設始於1958年9月,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於1978年8月完工,全長815公里。青藏鐵路新線格爾木至拉薩段於2001年6月29日開工,數萬名鐵路建設工人歷時4年零4個月的艱苦作業,於10月15日在拉薩火車站鋪下最後一根鐵軌,並在那裡舉行了全線貫通的慶祝儀式。明年七月,青藏鐵路將首次進行全線試運行。

這條建在青藏高原上的新線格拉段全長1142公里,造價約為24億歐元。該線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凍土地帶。其最高點位於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皚皚的唐古拉山口,比此前世界最高的鐵路-秘魯的安登段鐵路還高出200米,唐古拉山口的火車站也成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車站。

中國在設計進藏鐵路時,專家們曾提出了四個方案,即青海至西藏的青藏線、甘肅至西藏的甘藏線、四川至西藏的川藏線和雲南至西藏的滇藏線。專家們最後認為,青藏鐵路與其他幾條進藏鐵路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青藏鐵路建築裡程最短、投資額在4條進藏線中最少、工期最短。雖然中國的專家們還根據青藏公路建設經驗,認為青藏鐵路將不會出現其他幾條線路因複雜的地質條件而發生的崩塌、土石流、滑坡、地熱等災害,基本做到常年通車營運,但是國外有專家認為,鑑於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不能排除穿越凍土地帶的鐵路有因為凍土融化而崩塌的危險。

青藏鐵路開通前,傳統的進藏方式是乘坐汽車、大巴和飛機(約佔進藏旅客中的15%)。青藏鐵路還將大大節省向西藏運輸貨物的費用。以往,95% 的貨物都是通過公路運進西藏的。北京出版的英文版「中國日報」在報導中說,青藏鐵路全線貫通後,將會吸引旅遊者、商販和移民進藏。青藏鐵路建設期間,流亡海外的藏人組織進行了抗議,認為青藏鐵路會使得西藏更加漢化。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