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雷蒙多會李強:美商稱中國變得「難以投資」

2023年8月30日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9日會見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等領導高層,雙方就中美關鍵問題進行討論。雷蒙多也向李強直言,中國一連串打擊外企的行為,已讓美國商界對於赴中投資興趣缺缺。周三,雷蒙多在上海美國商會舉辦的論壇上稱,希望美國企業在華投資。

https://p.dw.com/p/4VjKk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9日在北京會見中國總理李強。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9日在北京會見中國總理李強。圖片來源: Andy Wong/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正在訪華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週二(8月29日)在北京會晤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等領導高層。雷蒙多會後透露,中方要求美方降低對中國的科技技術出口限制,但遭她拒絕。

美聯社報導,中方對美國限制其獲得處理器晶片等美國技術表達了不滿,認為這些限制削弱了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也可能阻礙中國人工智慧等產業發展。

雷蒙多透露,中方要求美方減少對「可能作軍事用途的技術」的出口管制,並撤銷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限制美國實體投資可能參與軍事開發的中國公司的命令。

雷蒙多稱:「當然,我說了不。」她表示,美國「不會就國家安全問題進行談判」。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方的貿易限制是主要分歧之一。本月稍早,拜登發佈了1項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實體投資中國的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敏感科技領域,被北京指為「反全球化」。華盛頓堅稱這是基於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中方則認為這是美方為限制其經濟崛起所為。

雷蒙多與李強會面時強調,美方將致力採取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所需的行動,並確保美國在華企業獲得公平的待遇。
雷蒙多與李強會面時強調,美方將致力採取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所需的行動,並確保美國在華企業獲得公平的待遇。圖片來源: Andy Wong/REUTERS

與李強會面

根據中國外交部聲明,李強與雷蒙多會面時表示,美方近期多次表示有意重回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在峇釐島會晤時達成的議程,中方對此表示歡迎,願與美方加強經貿領域對話合作、推動兩國經貿發展,並希望雙方一同以實質行動維護好中美關係。

在與李強會晤時,雷蒙多也提及了美國對北京的貿易限制。李強表示,「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將「嚴重影響兩國關係與互信」,並損害「兩國企業和人民的利益,將給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影響」。

李強敦促美國改變策略,稱「雙方應加強互利合作,減少摩擦對抗,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應對全球性挑戰」。

雷蒙多則重申美國的立場,強調美國並無意與中國經濟脫鉤:「我們尋求維持與中國價值7000億美元的商業關係。」她在會議中「強調美國致力採取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所需的行動」,並「確保美國公司得到公平和透明的待遇,為美國工人和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她也告訴李強,在人工智慧、氣候變遷、藥物成癮等議題上,華盛頓希望與中國「作為兩個全球大國合作,為全人類做正確的事」。

雷蒙多:美國商界指中國已難以投資

雷蒙多是近月到訪中國的第4位美國高官,她30日結束為期4天的訪華之旅前,將在上海與當地官員會面。

路透社報導,在從北京前往上海的高鐵上,她向記者坦言,美國企業向她抱怨,在中國經濟復甦步調放緩、官方又陸續對外企施以罰款、突擊搜查等行動後,中國已變得「無法投資」。

雷蒙多表示:「我越來越多地從美國商界聽到,中國不適合投資,因為它的風險太大了。」她補充,中國官方祭出「沒有任何解釋的巨額罰款」、修訂內容不明確的反間諜法,為美國社會帶來了衝擊;而中國政府對在華外國企業的突擊搜查,對美國企業來說更是「全新水準的挑戰,我們需要這些事情被釐清(addressed)」。

 中國政府5月發出禁令,禁止國內重要基礎建設使用美光科技生產的記憶晶片。
中國政府5月發出禁令,禁止國內重要基礎建設使用美光科技生產的記憶晶片。圖片來源: La Nacion/Zuma Wire/IMAGO

雷蒙多舉例,中國對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所施的限制「沒有給出任何理由」。

她表示,「這一切都造成了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美國企業因而開始尋找其他投資機會與國家,因為「這些零零總總的限制,讓他們覺得中國的投資風險太大」。她補充,她並未獲知波音、英特爾或美光等美國公司的下一步動向,但她在此次訪華之旅中堅定地表達了「我們的期望」,並認為她的意見「得到了傾聽」,現在美方「必須看看他們(中方)是否採取行動」。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29日回應了雷蒙多的說法。他稱在中國開展業務的7萬家美國公司中,大多數都希望留在中國,而且近90%的公司都在盈利。「中國正積極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努力提供世界一流、以市場為導向、法律框架健全的營商環境。」劉鵬宇強調,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三(30日)在新聞例會上也回應表示:「中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依然是全球重要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美國商會調查結果也顯示,66%的在華美國企業將在未來兩年保持或增加對華投資。我們希望美方將不尋求與中方脫鉤等表態落到實處,為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中國歐盟商會也表示不贊成雷蒙多使用的「不可投資」一詞。不過,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彥辭(Jens Eskelund)指出,與中國經濟的重要性相比,中國從歐洲吸引的直接投資太少。今年6月公佈的一項商業調查顯示,如果消除現有障礙,近三分之二的受訪企業將加大對華投資。目前市場準入受限以及當局施加的限制都成為外資對華投資的阻礙。

路透社報導指,雷蒙多的言論可能激怒中國官員。美國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去年在1份研究報告中稱中國互聯網公司「不可投資」,導致其股價大幅下跌,該公司後稱該詞語的使用有誤。

周三,雷蒙多在上海美國商會舉辦的論壇上稱,希望美國企業在華投資。

什麼是脫鉤?什麼是去風險?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