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除了和解 別無選擇

2014年8月3日

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有一個重要意義:提醒人們牢記,和解也是一項使命。本台記者Bernd Riegert評論認為,法國和德國在哈特曼斯維勒科普夫舉行的紀念活動正是顯示了這一點。

https://p.dw.com/p/1CoAT
Hollande Gauck Hartmannswillerkopf Wattwiller 03.08.2014
法國總統奧朗德(左)與德國總統高克出席一戰百年紀念儀式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升國旗、奏國歌,貴賓入場,向死難者鞠躬,鋪設奠基石,兩位總統熱情擁抱,雙手緊握。在德法交界的弗格森地區哈特曼斯維勒科普夫(Hartmannsweilerkopf)上演的這一幕幕場景令人動容。但是,1984年的那個鏡頭更加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裡: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和德國總理柯爾在法爾登公墓前的握手。當時,密特朗和柯爾向世人展現,曾經的"宿敵"-法國和德國終於達成和解。"我們的祖國是歐洲",他們如此宣稱。時至今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年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和德國總統高克再次發出這樣的訊號:我們從民族主義和野蠻屠殺中汲取了教訓。德法和解讓兩國有義務繼續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

作為非洲或中東的榜樣?

高克認為,歐盟並非"歷史的偶然,而是總結歷史教訓而得出的制度化結果"。奧朗德則更進一步,將植根於兩次世界大戰恐怖後果之上的歐洲和平稱為世界其他地區可以借鑑的榜樣。當數百年來彼此傷害的宿敵最終都能言歸於好,為何在中東或非洲不能實現?在歐洲當然更是如此。奧朗德表示,法國願意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和解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高克的表態則更為籠統謹慎。重要的是,兩人都向俄羅斯釋放出這樣的訊號,我們不再生活在1914年的民族國家時代。歐洲民眾如今攜手合作。今日俄羅斯不應該再重蹈當年沙皇俄國的覆轍。

Deutsche Welle Bernd Riegert
德國之聲記者Bernd Riegert

從哈特曼斯維勒科普夫發出的訊息是:在歐洲,戰爭不能再被當作政治手段,即便令人遺憾的是,近幾十年來的巴爾干地區、喬治亞,以及如今的烏克蘭,戰爭不斷爆發。高克為此提出:"只有彼此合作!"在歐洲,深受和平影響的一代人已經長大。奧朗德和高克的父輩祖輩所擁有的那種與生俱來的傳統敵意已經不復存在。鑑於國內民族主義黨派"國民陣線"令人擔憂的崛起勢頭,奧朗德在哈特曼斯維勒科普夫也對法國人做出呼籲。歐洲一體化並不是要把人們從祖國剝離。熱愛祖國,也就是愛國主義,必須被理解為共同生活的意願。

與從前相比的小小困境

奧朗德表示,如今的歐洲並不完美,還有許多爭議之處。他說的沒錯。經濟、就業和團結互助精神都仍需加強。但是,歐洲依然是和平和自由的保障。按照奧朗德的說法,經歷了世界大戰之後,歐洲人別無選擇,只有完成這項"人類歷史上的非凡冒險"。德國總統也對民粹主義歐洲反對者表示出明確的決絕態度。他令人印象深刻地警告稱,歐洲進程依然艱難,但先輩們當年如果面對的只是這些小小困難,一定會感到很高興。

法國總統同時也稍稍提及了一段自己的家族歷史。奧朗德說,他的爺爺和外公都從不多提戰爭經歷,因為不堪回首。因此他現在承擔責任,不能繼續沉默。人們必須回顧和紀念的理由之一是,不讓毫無意義的死亡和戰爭的恐怖暴行再次重演。新的紀念和回顧也是高克所得出的結論。

兩位總統的演講都非常出色,且意義重大。儘管如此,密特朗和柯爾的身姿所達到的歷史高度,他們卻依然無法企及。不過,那也確實是難以重複或超越的高度。

作者:Bernd Riegert 編譯:石濤

責編: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