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限制言論自由與奧林匹克精神相符嗎?

Nick Amies2008年2月25日

08年北京奧運早已進入了倒計時階段。作為本屆奧運會的主辦國,中國正緊鑼密鼓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籌辦此次世界體壇的最大盛會。但中國的人權問題一直是西方世界關注的焦點。前不久美國知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辭去北京奧運藝術顧問一職這一事件發生後,這一問題更是倍受關注。德國之聲英語網記者Nick Amies結合對美、英、德有關人士的採訪評論如下。

https://p.dw.com/p/DD60
五環昭顯奧運魂,北京,你準備好了嗎?圖片來源: AP

七年前,當中國申奧成功時,它曾信誓旦旦作出了一系列承諾,如改善自己國家的人權狀況,取消對新聞自由的限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等等。但而今,距奧運會開幕僅還有六個月,中國不但沒有履行它的承諾,相反,還加強了對「異端分子」的鎮壓和對非政府組織的監控,逮捕那些「不合意者」,如流亡人士以及精神病患者。

另外,中國向蘇丹政府出售武器和軍用設備這一事實,也讓一些人權組織和國際的知名人士大為惱火,作為抗議,他們甚至呼籲抵制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

美國智囊團之一、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亞洲問題高級研究員約翰•譚慎格(John Tkacik)說:「中國在聯合國中一直試圖讓人相信,向蘇丹派遣多國維和部隊的可能性無論如何都是微乎其微的,沒有人能夠保護達爾富爾的民眾遠離阿拉伯民兵組織簡加韋德(Janjaweed)的屠殺,儘管這一駭人行徑仍在進行。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這一事件上所扮演的角色會引人爭議和讓人不滿的原因。」

現在,本是一個給中國施加壓力讓它改正錯誤的好時機,但是據報導,歐洲的一些國家 ----- 如比利時,荷蘭和英國等 ­­­­------ 已警告他們國家的運動員,不許在參賽期間發表自己的政治觀點,並且已經在考慮如何堵住這些參賽者的嘴,不讓他們在任何敏感問題上發表反華言論。

這些國家的奧組委宣稱要遵守《奧林匹克憲章》第51條,因為該條款明文規定:所有奧運比賽地禁止進行任何形式的與政治,宗教和種族宣傳有關的示威;但另一方面,一些國家,如德國和義大利,則指望他們的運動員去抗議,只要他們願意的話,運動員甚至可以借國家之名為維護人權進行抗爭。

德國奧林匹克體育聯合會(DOSB)的米夏埃爾•西爾普(Michael Schirp)告訴德國之聲記者,「我們認為,我們國家的運動員都是有責任感的人,他們有表達自己態度和意見的自由。在每次奧運會為德國隊起草的運動員協議中,都會包含參照奧林匹克憲章第51條規定而制定的條款。至於他們是否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就完全在他們自己了」。

「如果感到不滿,運動員就應該說出來,」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延斯•達姆(Jens Damm)博士補充道,「如果這種不滿總是被壓抑的話,問題依舊是問題,而這僅僅是一種順從。當然,北京方面對此會高興。北京方面也許還不會將各抒己見的外國運動員驅逐出境,儘管它可能逮捕一些奧運會期間出現的中國『異端分子』。」

英國奧委會發言人米裡亞姆•威爾肯斯(Miriam Wilkens)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我們從未打算去限制運動員的言論自由。」但英國屬於少數考慮限制運動員言論自由的國家這一事實,也引發了人們對奧運會角色的一系列思考,如奧運會是否會成為了一個進行政治交易的大賣場,或者是一個推行綏靖政策的地方,在這裡,商業和政治影響力使得整個人類的團結精神黯然失色。

許多國家為追求對華貿易的增長而繼續維持與中國的戰略關係,正如英國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上個月訪華時宣佈,一種新的夥伴關係可能會給英國帶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而這一切,都使得北京奧運會成了一個有關言論自由的測試。什麼可說,什麼不可說,這些對言論的限制也許只有在簽署了能盈利的商業合同之後,才會考慮要不要廢除。

所有的這些都表明,那些對北京奧運的抵制及抗議的聲音將日漸減弱,直至悄無聲息。北京奧運將會如期舉行;所有號召要改革的各國領導人將會感受到中國的熱情好客;他們的運動員將規規矩矩地參加奧運會而不招惹是非;然後,所有人都會帶著自己的獎牌和滿臉的笑容回去。

如果全世界再次忽視中國的人權問題的話,那奧運會之後,留下的只是一點錯失良機的「美好回憶」,對自由壓制的加強和日漸消亡的異己之聲。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