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陌生的父親」:30年前超級東德間諜之子憶往事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5月7日

30年前的今天,前西德總理布蘭特因紀堯姆間諜案引咎辭職。從1969年底到1974年4月,前東德情報人員京特.紀堯姆一直在布蘭特身邊擔任總理助理,最後甚至被提升為布蘭特的私人首席助理。他的夫人克里斯特爾.紀堯姆也是東德情報局派到西德的一名間諜。

https://p.dw.com/p/50mX
紀堯姆案導致了一位傑出政治家的下台圖片來源: AP

紀堯姆夫婦身份的暴露還徹底改變了另一個人的命運,那就是他們的兒子皮爾。在剛剛出版的「陌生的父親「一書中,皮爾回顧了這段改變他命運的歷史。

「今天晚上我已向聯邦總統表示將辭去總理職務,以此來承擔對這起間諜案負有的政治及個人責任。這是我的最終決定。「

當皮爾.紀堯姆30年前從收音機裡聽到布蘭特的這項聲明時,多日的不安和對父母真實身份的懷疑變成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報紙和電視上說的都是真的,他父母的東德間諜身份已確信無疑。 在「陌生的父親「一書中,皮爾寫道,當時17歲的他對父母所過的雙重生活一無所知:

「那一刻,我覺得腳下的土地彷彿消失了。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在此之前,我還可以不承認自己面臨父親就要被人奪走的威脅。而在那一刻,事情變得非常明白。聯邦總理不會只因為不確切的懷疑而辭職。「

就在布蘭特辭職前兩周,皮爾還只是一名普通的少年。 儘管父母都在政府部門任職,但在當時的首都波昂這樣的家庭背景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紀堯姆一家生活在社民黨中產階級圈子中,母親克里斯特爾在黑森州州長辦公室任職,父親京特.紀堯姆在加入社民黨多年後成為維利.布蘭特總理的助理。當紀堯姆夫婦1974年4月被捕時,兩人已經為東德做了20年的「和平偵探「。對父母的東德間諜雙重身份。皮爾一無所知,他從沒聽見父母談東德的事。

1975年12月,在被捕一年半後,京特.紀堯姆和克里斯特爾.紀堯姆分別被判處13年和8年監禁。那時,皮爾已經在父親和律師的敦促下前往東柏林,已經在那裡生活了好幾個月。

在東柏林,皮爾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 儘管生活有國家安全局的人照顧,並且可以享有一些特權,比如自己有電話,可以去西德看朋友,但是,皮爾卻感到很難適應東德的生活。他中斷了學業,換了多份工作,最後選擇了攝影師的職業。

「開始的幾年中,我總是漫遊在兩個世界之間,在西德的老家鄉和東德的新家鄉之間。頭兩年裡,我總盼望著父母會突然出現在眼前,我們一家人能夠重新團聚,他們會對我的許多問題給出一個回答。「

然而,與父母團聚的願望直到六年後才實現。1981年,紀堯姆夫婦獲釋回到東德,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東德外國情報局長局長沃爾夫授予他們祖國榮譽勳章,並獎勵他們一座湖邊別墅。

但是,皮爾與父親的關係卻出現裂痕。那時,24歲的皮爾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希望從東德國安局的束縛中擺脫出來,因為國安局等於控制了他的整個生活。最後,皮爾決定帶著自己的家人移民西德。幾經周折後,西德政府同意了他的請求,但提出了一個條件,他必須改姓。從那以後,他就隨祖母的姓氏,改名為皮爾.布姆。對自己的父親,他始終充滿著失望,覺得自己從來不真正瞭解自己的父親。直到今天,他還對父親的政治動機表示懷疑:

「在我看來,他不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他確實具有雙重性。整整20年年,在這段生命中並不短暫的時間裡,他都在為兩個人效力,一個是東德外國情報局局長馬庫斯‧沃爾夫,一個是他所崇拜的布蘭特。他陷於個人窘境。我相信,他其實連自己也對自己很陌生。「